400-688-2626

网民:推动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刻不容缓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0-07-15 13:36:48

本报于12日刊发的稿件《中国大公首发国家信用等级报告对中美英法德评级结果与国际三大机构明显不同》,在13日已位居新浪网热评排行榜首位,截至发稿时,已有4049名新浪网网友参与相关内容的评论。参与讨论的网民认为,推动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刻

  本报于12日刊发的稿件《中国大公首发国家信用等级报告 对中美英法德评级结果与国际三大机构明显不同》,在13日已位居新浪网热评排行榜首位,截至发稿时,已有4049名新浪网网友参与相关内容的评论。参与讨论的网民认为,推动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刻不容缓。

  多数网友质疑国外三大评级机构

  针对本报的报道,新浪网展开了《中国评级机构首发国家信用报告》的调查,有6928名网友参与投票。对于“您是否信任国外三大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结果”,有55.4%的网友表示“不信任”;30.1%的网友表示“信任”;14.5%的网友表示“不好说”。对于“您认为中国评级机构国家信用报告是否客观”,42.0%的网友认为“不客观”;39.0%的网友认为“客观”;19.0%的网友则认为“不好说”。

  “国外评级机构有明显的政府导向性,美国这样的信用还给这么高的评级明显是造假,太不值得信任了。”新浪浙江省杭州市网友“乡野村夫”认为。

  有网友认为,作为评级寡头,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威力甚至被认为超过了美国政府。改变美国操纵三大巨头的局面,应建立新的评级机构与之抗衡。

  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美国操纵其评级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巧取豪夺,我们的评级机构将来肯定又会遭到排挤,大家应力挺自家的评级机构才对。”网友“天行健”认为。

  “中国自己有了自己的评级机构,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东方人终于可以有自己的评级机构了,但是,对于评级,国内的老百姓要求的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原则,不要让这个自己的评级机构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工具。”网民“shcfb 1”认为。

  金融话语权亟须扩大

  “评级的影响力始于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力,是不会有人予以理睬的。经济影响力才是驱动力,不过也不能忘记评级的目的———建立可持续的行为规范。”网友“长笛”认为。

  “中国目前要参加国家主权评级,仍然有不少路要走。我国信用评级的历史也非常短,到现在还不到20年。因此,要参与到国际的主权评级,仍然要付出不少努力。大公能够走出第一步,实属难能可贵。但是想要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机构作出了评级就可以了。信用评级,关系到一国的经济金融安全,重要性无可厚非。因此,国际上不会轻易认可我国任何机构所作出的关于国家主权方面的信用评级。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与我国的经济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我国的确需要不断地通过抗争来提升我们的地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国内自身的问题,想要获得国际认可,并不是我们拿上旗帜呐喊几声就可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解决国内现存的各种问题,增强自身实力,并且国家应该有专门的部门来制定合适的战略。”新浪网友“bwcan”认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呈现五大特点


互联网 2017-12-02 12:57:00

中国网:互联网经济助力中国梦


中国网 2017-12-04 09:59:00

导游小费将合法化


2015-08-21 22:08:5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