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银行稳健理财产品正逢其时 高收益产品难有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10-07-15 15:04:54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分析师黄琦表示,投资者在选购理财产品时,可以计算一下产品获得最好情况和最差结果的概率。此外,就当前的理财市场看,除了上述产品外,中长期投资者可以试试债券型基金,资金较少的投资者也可以尝试基金定投 当下,股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分析师黄琦表示,投资者在选购理财产品时,可以计算一下产品获得最好情况和最差结果的概率。此外,就当前的理财市场看,除了上述产品外,中长期投资者可以试试债券型基金,资金较少的投资者也可以尝试基金定投

    当下,股市、楼市低迷,记者却频频收到银行短信称购买理财产品能获得8%甚至更高的收益。不过,记者昨日了解到,这样的高收益似乎不太现实。而相关理财师也建议,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还是应该关注收益率相对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做到保守中带着激进。

高收益难有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7月3日至7月9日),共有21家商业银行发售普通类银行理财产品159款。银行提供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66%,与前一周相比下降了8个基点。

    上海某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渠道虽然比以前增加很多,但总的来说,理财产品的种类还是相对有限。而且,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很难超越从前。

    不过,尽管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难现,但理财分析师还是认为,活期利息非常低,投资者让资金留在银行活期账户里是不明智的。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分析师黄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建议,求“稳”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债券类产品,而求“灵”的投资者可选择短期或者超短期产品。

    据其介绍,债券类产品的门槛不高,起购点一般在5万元以上,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虽然没有信托产品高,但在“后信托”时代,可作为信托类产品的替代产品。同时,考虑到加息的预期,建议投资者投资短期产品。

勿轻信高收益

    然而,在当前背景下,仍有不少市民收到银行的短信,称购买理财产品能获得8%甚至更高的收益。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部分银行是发行过一些预期收益率达到8%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但那是2年期的,期限短的很难做到。票据类理财产品就更不可能了,其期限一般在1年以下,而且收益率低一些。

    “不少理财产品都是非保本收益的,宣传再诱惑也不能相信,投资者应该吸取以前的教训,当年金融危机发生时,一些银行把理财产品收益率吹得天花乱坠,结果零收益甚至亏本的比比皆是,很多投资者都没注意到,条款中是写了不保本的。”黄琦说。

    她表示,投资者在选购理财产品时,可以计算一下产品获得最好情况和最差结果的概率。此外,就当前的理财市场看,除了上述产品外,中长期投资者可以试试债券型基金,资金较少的投资者也可以尝试基金定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