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上市公司闲钱“哄抢”银行理财产品

来源:北京商报  2010-07-13 02:53:22

上市公司为“盘活”闲置资金花了不少心思。不过,随着新股连连破发,上市公司打新增收的愿望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决策者将目光转向了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 在上市公司看来,这些产品虽然收益不高,但能够保证自己安

    上市公司为“盘活”闲置资金花了不少心思。不过,随着新股连连破发,上市公司打新增收的愿望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决策者将目光转向了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

    在上市公司看来,这些产品虽然收益不高,但能够保证自己安全。在股市动荡时刻,投资理财产品的确是个不错的资金避风港。

    兆驰股份(002429)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用自有闲置资金5000万元购买兴业银行第16期常规机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65天。据悉,该产品分四个理财阶段,四阶段年化收益率从2.0%-2.8%之间。

    不仅是兆驰股份,中卫国脉(600640)近期也有同样的举动。据悉,中卫国脉上周发布公告称,公司利用5.9亿元闲置资金购买招商银行的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3.4%,投资周期为174天。

   “上市公司的目光盯上了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正折射了股市不景气的事实。”对于上述事件,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褕表示。在他看来,新股不断破发,使得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不得不由股票投资打新转向购买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

    历史资料显示,参与打新一直是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最佳去处,尤其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前,新股上市首日动辄翻几番的投资收益,使一些上市公司不惜向银行举债投入主营业务,却将自有资金用来投资股票打新甚至是直接炒股,这也造成了大量的银行信贷变相流入股市。

    去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新股首日“高烧”势头骤减,而随着股市进入弱市,新股破发成风,打新风险骤然增加,为防范资金风险,一些上市公司不得不将原计划用来打新的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付永褕表示,对于不少上市公司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是其闲置资金打新之外的一个不错选择,一方面,公司大量的闲置资金如果不尽快找到出路,会造成资金闲置的浪费,而如果选择做银行定期存款,其收益却相当低,银行理财产品相对来讲其收益水平要高于定存利率。

    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投资风险比单纯打新更低,而且投资周期灵活,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能够根据公司可以预见的未来资金使用状况确定投资周期。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