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外汇理财重收益亦要防风险

来源:金融时报 2010-07-05 23:47:07

近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外汇理财产品。美元持续贬值、利率低位徘徊,让目前手中的外币资产主要还是美元的境内居民深感无奈并开始另觅保值增值的途径。外汇理财由于其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大量的外汇存款,银行推动该业务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外汇理财产品。美元持续贬值、利率低位徘徊,让目前手中的外币资产主要还是美元的境内居民深感无奈并开始另觅保值增值的途径。外汇理财由于其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大量的外汇存款,银行推动该业务的积极性较高,同时外汇理财业务相对能锁定成本和收益,风险较小,而且个性化很强,迎合了投资者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要求。

   据普益财富数据,6月4日至6月17日期间,欧元理财产品仅发行5款,而澳元理财产品12款,美元理财产品14款。欧元3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1.30%,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1.00%,最高为1.90%。

  与同期收益率不尽如人意的欧元理财产品相比,澳元理财产品则比较受欢迎。从去年10月至今,澳元在加息路上一路前行,其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也成为理财市场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澳元3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3.90%;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4.90%;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5.15%,与同期欧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比,其优势不言而喻。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部分,再次重提已一年未出现其中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说法,引发人民币即将“脱钩”美元的又一波猜想。尽管此前结束的中美战略对话并未在桌面上特别提及“人民币汇率”话题,但是“脱钩”美元在市场看来仍是在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有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目前恰恰是人民币汇率机制弹性化的最好时机。如果说之前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非常强烈,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显著低估的话,目前由于贸易顺差缩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市场注意力集中于欧洲主权信用危机,市场已经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与升值时机判断产生了分化。在人民币升值外部压力趋降之时,恰好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回归到管理浮动汇率制的最佳时机。

  一些银行业人士则认为,对于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并不看好外汇理财类产品,投资者需规避如同“鸡肋”的外汇理财产品。他们认为,今年各国经济走势还不明朗,高收益的挂钩汇率的产品,风险仍不可测,动辄只录得百分之零点几的年化收益率,甚至零收益率,就没有投资的必要。有分析师认为,投资者今年应规避欧元汇率类结构型产品,即使有看空欧元的产品发行,也由于其系统性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产品风险难以得到控制,不建议投资。

  有机构预测,未来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至少在5%以上,也就是说,在选择外汇理财产品时,至少要保证年收益在5%以上,才能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而根据统计,很多在售的1年期稳健收益型美元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也就在2%至2.3%左右。虽然难以跟人民币升值预期幅度相比,但至少比美元储蓄强,可以减少一定的损失。

  从目前情况来看,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投资者应选择那些收益高、期限短或者可提前终止的外汇理财产品,这便于投资者在紧急时刻及时做出退出市场的决定或者转投其他投资品。随着今年春季以来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强,楼市愈加低迷,而股市的振荡无常,也促使投资者从股市、楼市撤出资金。投资者目前更倾向申购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外汇理财产品。

  高利润常常伴随着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操作复杂,资金流动隐蔽,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银行都曾因金融衍生业务蒙受了重大的经济和名誉损失,乃至破产倒闭。因为银行开出了高收益回报,不少投资者就把如今风行市场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直接当作存款来看待。这显然是非常错误的。

  投资者选择了外汇理财,就意味着为了相对高的收益,放弃了提前支取和质押的权利。而这个收益是否达到预期值,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关业内专家指出,目前这种情况下,为了规避风险,期限应选择6个月以内的产品。产品类型方面,依然要以稳健型的产品为主,A股及海外市场年初至今表现不佳,持续振荡,投资者应当降低股票、基金的资产配置比例,选择6个月以内的信托型、货币型和债券型产品。外币方面,规避欧元产品,期限同样选择6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为宜。

  据了解,目前国内银行外汇理财的品种主要有:即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外汇结构性存款、外汇债券买卖。对于那些手头拥有外汇、而缺乏投资经验和时间的人来说,在保本的前提下能够获取高于银行同期外汇存款利率的投资收益,确实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居民手中的外汇持有量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外汇资产的收益率,降低外汇资产的风险,确实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有关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注意保持合理的持汇结构。既要考虑人民币资产与外汇资产的分配比例,也要考虑不同外汇币种之间的比例;其次,注意保持外汇资产的投资结构,结合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合理安排各种外汇投资比重;再次,在外汇投资中,不仅要考虑汇率的变动,还应当注意不同币种利率的高低与变化。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