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苏州楼市后市仍有机遇 苏州业内操盘手各抒己见

来源:扬子晚报 2010-07-05 00:12:42

曾昌宇:需求无法遏制,后市存在机会 新政的推出主要是对楼市两个结构进行调整:首先是严格打压一、二线城市难以遏制的高房价,对三、四线城市来说反而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像苏州这样的地级市当中的某些潜力板块会一直保持平稳态势,价格不会跌反而还

曾昌宇:需求无法遏制,后市存在机会

    新政的推出主要是对楼市两个结构进行调整:首先是严格打压一、二线城市难以遏制的高房价,对三、四线城市来说反而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像苏州这样的地级市当中的某些潜力板块会一直保持平稳态势,价格不会跌反而还会涨;其次是打压投资群体和炒房客,但这样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误伤了某类群体,即异地置业者。他们当中有些仅仅是逃避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从而购买满足刚需或部分改善需求,或者购买度假产品,而度假产品也是

   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这种需求是无法遏制的。这部分置业需求在某一阶段还会集体释放出来,对苏州楼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蔡丽萍:商业地产始终存在机遇

    新政出台对于楼市的控制的初衷是对的,而且现在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新政前的楼市确实不太正常,买件衣服也得先试穿一下合不合适才能买,凭什么买一套几十万上百万的房子,就得在几分钟之内就得做出决定?这很不合理的!但要说到遏制房价,我是觉得房价不会跌,苏州的房价还有上涨的空间。毕竟苏州城市在发展,城市发展在走上坡路,想要房价走下坡路是不大现实的。

    新政出台,对于商业地产来说当然是一个机遇,不过对于苏州,商业地产一直都有机遇。苏州作为上海的腹地城市,长三角的重要组成,这些年来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城市的发展必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这就催生了许多的商圈、商贸中心、CBD、商业街等等。所以对商业市场来说,新政的影响不大,因为市场的机遇一直都在。

于东涵:新政加剧“行业洗牌”

    每一次调控应该说是一次“行业洗牌”,就是所谓的“二八定律”,原来是80%的企业共享20%的社会资源,而调控之后则相反。也就是说调控带来的变化只会让社会的有效资源重新组合,也就意味着行业内的强者、品牌者、高信誉者会越来越强。这个时候一批有价值的大型企业就会显现出来,优势资源也就自然的向这些大型企业靠拢。当一个行业只有少量的企业有效运营时,他们就会有把握这个市场产品价格的话语权。

刘程:最突出的是供给问题

    我认为调控的出发点是好的,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保障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从长远看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但目前出台的大部分政策都用在了抑制需求上,供给问题并未被实质触及。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很难真正的解决好房地产问题的。因此我认为,成交量低迷只是暂时的现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供给和需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会在将来形成新一轮的反弹。

蔡清祥:商业地产获得发展机遇

    按照一般规律来看,商业地产价格应比住宅价格贵1.5-2倍,但这几年住宅市场房价飞涨,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新政对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已经等同于商业地产。这样一来,投资客资金在住宅市场没有出口,将会有很大一部分流向商业地产。而楼市新政后,投资者对商铺的关注热情也随之高涨,商业地产价格仍有很大上升空间。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商业地产反而获得了更大发展的机遇。

陈莹:新政存在“误伤”

    新政出台的初衷是好的,直接针对了投资型的炒房者。但新政也误伤了许多人,尤其是一大批改善性购房者。

    比如说苏州本地人,家里的房子住得久了,有换房需求的。这就触碰了新政的限制线。再比如外地人在苏州工作,家里有房,但想要在苏州买套房子来住,就算作是二套房了。所以说新政对楼市的影响是有的,但是只要这部分市场购买力还在,整体楼市的发展方向就不会有大的变化。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安徽合肥:构建诚信 惩戒失信


网络 2014-08-29 23:11:4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