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在股市转暖前转战信用债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10-06-21 11:07:42

宏观调控政策明松暗紧,下半年信贷增量必然减少,加上在政策强力打压下,房地产贷款和地方平台贷款融资需求受到遏制,市场资金面陡现紧张,且可能贯穿今年剩余的时间。   在此情形下,自去年以来一直靠流动性支撑的股市正在经历流动性收紧的遭遇战,

  宏观调控政策明松暗紧,下半年信贷增量必然减少,加上在政策强力打压下,房地产贷款和地方平台贷款融资需求受到遏制,市场资金面陡现紧张,且可能贯穿今年剩余的时间。

  在此情形下,自去年以来一直靠流动性支撑的股市正在经历流动性收紧的遭遇战,在经济复苏与通胀显形的猜疑中,在从紧监管政策和盲目市场需求的较量中,陡然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的经济前景加速市场一路下滑。

  那么,目前除了股市以外,还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吗?

  在股市已有明确的转暖信号之前,转战信用债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债券扩容背后

  今年债券市场的主旋律是“扩容”,除了众所周知的银行即将发行巨量可转债外,另一个潜在的扩容对象就是城投债。

  关注城投债,必须要结合近期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尤其是其中关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部分。

  今年以来,关于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贷款的风险问题的争论不绝于耳,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未见有实质性的措施出台。而5月26日国务院再次强调加强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一个明显的信号是未来可能会出台相应具体措施去规范投融资平台的发展。

  5月2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央再次给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定调,本次会议的重点有四点:一是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处理债务偿还;二是分类清理规范已设立的融资平台;三是加强平台融资管理和金融机构放贷管理;四是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

  “山雨欲来风满楼”,有机构人士分析指出,这种定调虽然仍是一个框架性和原则性的东西,但可能是为制定进一步的具体政策做最高层面上的铺垫。

  年初以来,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传闻纷繁复杂,但大都是各机构给出或是调研结果或是测算数据,少有官方出面对投融资平台债务,包括定义、数量、类别、风险等,给予明确的界定。

  从消除不确定性的角度而言,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在于,在中央层面首次对该类债务出具明确意见。从国务院会议有关部署来看,有关规范投融资平台的框架可能已经形成,不排除近期出台的可能。

  综合以往传闻,未来投融资平台的整体监管思路仍是从制度层面解决城投债信息不透明、债务总额不清晰、一市出多债等问题,短期难以明显扭转城投债整体所含之瑕疵;不过从积极的角度看,国务院对目前地方平台融资的态度是疏而不堵,对其清理监管是为未来发挥其融资、建设平台暗中做准备。

  “疏而不堵”的态度很重要,这表明管理层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态度是改进和改善,而不是要改变其平台融资的性质,尽管它目前可能存在种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果再结合始于4月中旬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来分析,我们或许对这一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4月中旬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对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的政策调整,一步紧似一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需求的短期抑制已经初步显现,经历两个月以来的政策打压,近期宏观政策面临结构性调整的拐点,即在下半年,管理层很可能会采取适度放宽公共事业投资的手段以防止经济出现过快下滑。

  虽然这种结构性政策调整目前尚未完全清晰地展现,但是仍可觅到一些蛛丝马迹。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进入紧锣密鼓的发行期,可能也正是调整需求结构的迹象之一。

  换一个角度,从银行信贷的投放层面看,基于信贷投放节奏仍将维持4:3:2:1的比例限制,下半年的信贷总规模和增速较上半年明显下降几乎已成定局,融资平台项目的后续融资要想从银行信贷渠道获得满足已无可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名词解释:野鸡大学


互联网 2016-05-23 00:51:00

一图读懂创新发展


2016-03-07 21:39:45

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获重大突破


财新网 2013-11-22 17:10:5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