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考虑去非洲投资。但有多少企业真正了解非洲市场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建议企业要选准行业、选准国别、选准合作伙伴。同时要注重对当地法律、市场、原材料、成本、水电费用的可行性研究。此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考虑去非洲投资。但有多少企业真正了解非洲市场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建议企业要选准行业、选准国别、选准合作伙伴。同时要注重对当地法律、市场、原材料、成本、水电费用的可行性研究。此外,企业还可以合理利用非洲市场,向欧美出口。
早年在中国驻摩洛哥商务处工作,后来担任商务部副部长的魏建国,近四十年工作经验都是从事对非经贸工作,他走遍了非洲所有的国家。同时,他也是中非合作论坛的筹备和组织者之一。
魏建国在6月10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向记者透露,在6月底7月初,世界杯结束后,他将带领50多家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去非洲考察投资。这些企业包括中水电、中兴、华为、中国电信、中国普天、中铁建、复星集团等。“我们去非洲主要考察三个事情,投资、建厂和转让技术。我们希望用我们自己的高新技术,培养非洲当地的人民,让他们熟练掌握我们的技术。”
《21世纪》:南非世界杯的举办将对非洲的经济起到如何的拉动作用?
魏建国:这是世界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也是首次在非洲国家举行。我认为,南非作为占非洲三分之一强,二分之一不到的经济体,它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世界杯的举办会起到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因为世界杯的举办,可以带给南非和非洲强烈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将推动非洲更好地跟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21世纪》:中国企业正在借世界杯走向非洲,哈啤成为世界杯官方合作伙伴,格力电器(000651,股吧)成为比赛场馆空调系统供应商。你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的这些行为?
魏建国:这次赞助世界杯是我们中国企业一个大好机遇,也是我们中国跟非洲合作30年后突出的成果。现在非洲有7900多家中国企业,项目包括从家电、纺织、服装到基础设施的港口、公路、桥梁、机场,基本上覆盖了非洲的整个行业。
中国企业对非洲当地民生的改善显得比其他国家都好。包括我们帮当地建立医院、派遣医疗队,我们有接近180个、大概2000-3000人的医疗队在非洲,我们还帮助当地建立学校,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中国援建的1-2所小学或中学。我们还帮助非洲解决抗疟中心的问题。这些都显示出中国与非洲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良好关系。
前两个礼拜,我带了30几个非洲驻华使节去天津,他们认为中非可以借助世界杯,开拓更大领域的合作,从经贸合作、政治互信扩大到文艺体育、教育卫生的合作。
《21世纪》:非洲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目光,对企业来说,非洲最主要的投资风险是什么?
魏建国:去非洲投资最大的风险是政局不稳,还有投资伙伴不确定性比较大,投资伙伴比较多变,多变体现在项目、资金等方面。
一般来讲,中国企业在非洲,大企业成功的多一些。我们正在研究解决信用的问题,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准备与中非发展基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在合作一个非洲国家的信用评级,中国企业到底能不能到这个国家去,中国企业去了到底安全不安全,本钱能不能收回来,给企业吃个定心丸。
《21世纪》:非洲市场有什么特殊之处?企业在开拓非洲市场时,在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魏建国:非洲市场是一个多样性的市场。你可以说非洲市场购买力低,但是非洲的很多官员非常富有,他们经常去法国、英国购物。非洲的市场很大、很多元,既是一个商品的推销市场,也是一个资源市场,可以买东西回来的市场,因此,我们的企业要下大力气好好研究。
对于现在还没有形成购买力的,要培育市场。不能说非洲穷,买不起,我挑起担子就走。同时还要适销对路,争取把我们的厂开到非洲。这样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加工成产品,不仅满足当地的需要,还可以向欧盟、美国出口,避免关税。例如美国对非洲的投资法,允许非洲国家所有的纺织品,在2015年之前对美国出口,全部采取零关税。
《21世纪》:你从事非洲经贸工作很多年,你能不能给想去非洲投资的企业提供些建议?
魏建国:第一,现在是走进非洲的最好时机;第二,选准行业、选准国别、选准合作伙伴;第三,注重当地法律、市场、原材料、成本、水电费用的可行性研究。只要具备这三条,加上我们的技术转让、培训当地的员工,做到互利共赢、共谋发展,企业肯定盈利。
《21世纪》:很多企业反映非洲的基础设施较弱,缺水缺电,基本办公设施都需要进口,增加了企业去非洲的成本和风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魏建国:这也是我们加大对非洲水、电、燃气和公路建设的原因,改善中国企业去非洲的投资环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