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衍生品踌躇待进

来源:财经网 2010-06-09 14:08:23

接近产品推进的人士近日对《财经》记者透露,银行间市场筹备多时的信用违约掉期、资产支持票据等多种信用产品,短期内难以推出,主要原因是各界对基础市场环境和参与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存在担忧。   对此,银监会业务创新部主任李伏安6月4日表示,

  接近产品推进的人士近日对《财经》记者透露,银行间市场筹备多时的信用违约掉期、资产支持票据等多种信用产品,短期内难以推出,主要原因是各界对基础市场环境和参与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存在担忧。

  对此,银监会业务创新部主任李伏安6月4日表示,发展信用违约掉期等衍生品,可以促进市场给企业债券违约率的测算和定价,这个方向应该支持,但现在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贷款也没有体现出信用风险定价,这些机构参与信用违约互换的风险识别能力有多大,现在尚存疑问。衍生品应该从期货、期权,互换等简单、透明的基础开始推进。

  李伏安是在6月4日举行的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发展第二届高峰论坛上发表上述意见的。该会议由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办。此时,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在筹备推出信用违约掉期等信用衍生品。

  一名银行固定收益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间市场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虽然发行超过3万亿,但多为AAA级低风险债券,可参与信用违约交易的品种较少。而且债市迄今未实际发生信用违约事件,也使风险定价流于纸上。

  不过,在债券从业人士看来,如果允许在债券市场上试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应该能够活跃现有信用债的交易,起到信用风险价格发现的作用。

  由于人民银行要求银行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九折,这对大型国企等优质客户来说筹资成本过高,而对一般客户,银行利率也上浮不超过40%。加上银行同质化竞争、风险识别控制能力有限,贷款定价乃至信用债发行定价的是否反映了真实违约风险,受到市场质疑。因此,赞成者认为,通过信用违约互换来推进债市风险定价能力提升,也不失为一条路子。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在上述论坛上称,中国现在是创新不够,现在的金融市场相对于市场需求、机构会员的需求、政府的期望,都是落后的;希望衍生产品大会后,能够在债市上推一些有实效的产品出来。

  中信证券债券部董事总经理刘威认为,制度建设和细节可能是并行推动的。刘威认为,国外金融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配套环境和更专业化的机制,是复杂金融市场继续创新、发展的重要生存条件,比产品本身更加重要。目前金融市场需要关注的基础建设包括标准化的合约、严格的信息披露、更加完善快速的估值法规,以及新的清算制度。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施行


互联网 2017-10-02 11:06:00

拿自媒体开刷,360是在玩火自焚


龙小侠客新浪博客 2014-02-16 19:00:2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