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南方农村报报道了郁南县成立征信中心,试图通过联合公安、税务、水电等多部门,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的情况。文章更多从降低银行贷款成本的角度,来解读建立征信系统的意义。事实上,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而征信系统更是社
前段时间,南方农村报报道了郁南县成立征信中心,试图通过联合公安、税务、水电等多部门,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的情况。文章更多从降低银行贷款成本的角度,来解读建立征信系统的意义。事实上,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而征信系统更是社会基础性的制度。
郁南县率先在农户中开展征信的尝试,这一创举应该肯定,但实际的效果,却未必尽如人意。问题的症结不是征信中心的工作不积极,而是由我们国家在个人财产管理制度以及信用结构上的漏洞决定的。
美国有健全的征信体系,但这一体系不是单靠政府动员,投入人力凭空建立起来的,它有一系列的基础性制度做支撑。例如,美国现金交易日见“落伍”,人们通常随身携带银行支付卡,银行转账结算等成为主流,这为政府课税提供了保证。通过强大的电子系统,政府可以监测个人和企业收入情况,了解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资金来往。因此,征信系统从税务部门得到的税收记录是绝对公正的。
而反观我们,一来多数农户日常生产生活根本不和税务、工商部门打交道,二来那些涉及税收问题的高收入群体,也可以轻易逃过不良税收记录。乡镇商店、饭店、旅社等等一般都以现金交易为主,经营者的收入状况根本不在税务部门监管范围之内,甚至一些大宗交易也不乏为了逃税而选择现金来往的(很多煤老板卖煤,上百万元的交易都使用现金)。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票据、财务制度更是混乱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出现信用信息的不公正,有些人成百万上千万的逃税,却不在征信系统的监控范围之内,而农民晚交几天水电费,却有可能进入征信系统的“黑名单”。建立在如此制度之上的征信体系,如何保证它的公信力?如果信息本身缺乏信用,征信过程的不公会不会在信用体系的具体运用中被放大?
现代社会信用发生在各个领域,征信系统征信的部门和单位也涵盖多个部门。但一个前提是,提供信息的单位和部门必须能经得起信誉的审查。在目前的现实背景下,诸如电话费、水电费等的缴纳就未必具备这样的信用条件。
以电话交费为例。长期以来,电信收费一直是非议颇多的价格领域。计费不清、消费陷阱、计费霸王条款多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收费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如果单方面从电信部门征信,电信部门岂不成了“刀俎”,消费者只能甘当“鱼肉”任人宰割?
很显然,上述问题并非郁南一地所特有,也无法指望在试点建设征信中心的过程中彻底解决。一项制度的运行是嵌入基础秩序之中的,而中国的现实困境恰恰在于不具备这样的基础秩序,这也就有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困惑。
征信体系是一项关系社会经济全局发展的系统性、基础性工程,不是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的最终建立还有赖于整个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