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鲸吞友邦消化不良 保诚保险拟亚洲上市补血

来源:《新世纪》周刊 2010-05-24 21:13:01

扛着以355亿美元收购亚洲第一大寿险公司的压力和机会,英国保险巨头保诚(PRU.L,02378.HK)出现在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所门口。 今年3月,保诚宣布以355亿美元从美国国际集团(AIG)手中购入友邦保险(AIA),创下这场全球保

    扛着以355亿美元收购亚洲第一大寿险公司的压力和机会,英国保险巨头保诚(PRU.L,02378.HK)出现在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所门口。

    今年3月,保诚宣布以355亿美元从美国国际集团(AIG)手中购入友邦保险(AIA),创下这场全球保险业最大并购交易的纪录。此后,英国投资者对此的非议不断,保诚的股价亦没能回到交易宣布之前的水平。

    保诚希望在亚洲资本市场找到对并购的认同。5月18日,保诚公布了一份长达940页、厚约7.6厘米的收购说明书,对收购AIA一事以及在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进行了详细说明。虽然此次保诚上市的方式不涉及融资,只是将部分股份转至亚洲资本市场挂牌交易,但保诚希望借此次“东游”提高估值水平、改变投资者构成,从而成为撬动整个AIA交易的重要支点。


向亚洲靠拢

    5月17日、18日,保诚宣布介绍上市、供股(Rights Issue)等资本市场操作的内容和时间表。这比保诚当时预计5月11日完成两地上市晚了不少。究其因,乃英国金融服务局(FSA)对合并后公司的资本情况有所担心。

    虽然英国的投资者并不看好保诚这一大手笔,但在亚洲,收购AIA却被看作一桩好交易,一些中资金融机构希望纳入囊中而不得。

    而保诚的计划正是利用两个市场对这一交易的不同态度而大做文章。介绍上市和供股,是保诚完成收购友邦保险整个计划的重要步骤,保诚希望预支亚洲投资者对当地发展的信心,以撬动整个交易。

    如果走在香港IPO之路,将受到多重监管限制,诸如盈利要求,管理层三年不可变动等等,这对于刚刚完成收购的保诚来说,如果要满足IPO要求,可能还要运作三四年。

    虽然介绍上市本身不涉及融资,却很有可能帮助保诚获得更好的估值。香港保险板块估值相对较高,中国太保上市时市盈率约为30倍。而2009年保诚市盈率仅为13倍。估值提高,无疑有利于保诚的下一步融资。同时,在香港上市也有助树立保诚在亚洲的品牌形象。

    保诚的这一判断不失精准。据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在保诚宣布在香港介绍上市后,新加坡交易所主动接触保诚,希望公司可以同时在新加坡上市,“毕竟对交易所具有指标意义”。

   而且,保诚已经取得香港交易所关于上市后首六个月不能集资的豁免,在介绍上市后,即可转而进行供股进行筹资,实现无缝对接。所谓供股即配股,指按照相同比例向现有股东出售新股。但和内地不同的是,供股权可以转让。

    根据公告,保诚将于5月25日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并对6月4日前纳入保诚股东名册的投资者,分发供股权,此供股权将可在6月10日至23日在市场进行买卖。

   保诚的筹资计划包括现金加股票两部分。根据招股说明书,现金部分由供股获得的200亿美元和发债得来的50亿美元组成。除去现金部分,保诚还将通过股票等有价证券支付余下105亿美元的收购对价,其中包括55亿美元的股票、30亿美元的强制可转债和20亿美元的票据。

    保诚计划以每2股供11股的比例,每股104便士的价格向现有股东供股,该价较5月14日收盘价有80.8%的折价。

    由于近日香港市场低迷,保诚承销团已经找来多位香港本地富豪助阵。据香港媒体报道,李嘉诚、郑裕彤及刘銮雄等富豪将担任分包销商。港媒预计这几位富豪获得的佣金可达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此外,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GIC也曾表示参与供股,且规模不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