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上市银行数百亿理财产品投资调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5-16 02:23:05

“今年以来我们已发行了400多亿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以满足客户的新增贷款需求。”5月13日,一位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告诉记者,而买家主要是银行同业。   虽然4月信贷数据超预期,但仍落在限额范围之内。不过,到底

 “今年以来我们已发行了400多亿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以满足客户的新增贷款需求。”5月13日,一位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告诉记者,而买家主要是银行同业。

  虽然4月信贷数据超预期,但仍落在限额范围之内。不过,到底有多少信贷盘踞“表外”或计入表内的非信贷资产科目,仍未有准确的数据。诸如上述股份制银行的信托理财产品,最终进入了其他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而非信贷资产科目。

  多位银行人士透露,监管层已开展了两轮针对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调研活动,试图还原真相。但多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此类理财产品如何纳入表内监管,具体政策尚不清楚,在调研中。

  2009年,在监管部门发布相关禁令之前,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火爆;这种情形在今年一季度重演。业内人士直言,该类产品已成长为“巨型儿”,发售对象已由个人扩大至对公机构客户,包括农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成为重要买家。

  本报记者还了解到,类似于此前次级债的“默契”,信贷类理财产品也呈现出互持态势,而这可能是应对贷款限额、存贷比控制等监管要求,完成贷款“出表”的创新之举。

  5银行投资700亿元理财产品

  2009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加强了对资本充足率的管理要求,多家中小上市银行开始涉足一项全新的投资领域。

  年报显示,截至2009年末,民生、兴业、深发展、南京、宁波5家上市银行投资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理财产品(含信托收益权)的余额,分别为51.62亿元、219.62亿元、164.77亿元、45.09亿元和240.77亿元,合计721.87亿元。

  从深发展、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投资表现来看,特点有二,其一,此为一项新的投资,上年末的金额均为0;其二,投资行为主要集中于2009年下半年。

  上述6家银行关于投资品种及投向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主要为信托贷款或资金信托计划,且以保本型理财产品居多。多位银行投行人士称,投资他行理财产品的动机有三。

  其一,作为一种较高收益的资金运用渠道。采取此类操作的银行,一般会选择他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如深发展于去年四季度新增164.77亿元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对象为保本型理财产品。

  其二,部分银行因履行承诺保本义务而为之。

  其三,满足贷款“出表”或在信贷与非信贷资产科目间腾挪的需要。前述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称,今年以来,新增的贷款需求主要通过发行信托贷款理财产品来予以满足。

  “比如某银行的大客户有融资需求,但银行没有贷款额度,于是找一家对手银行,由对方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自己再投资这一理财产品。或者银行找到一个有资金实力的信托公司,先发放信托贷款,然后银行再去投资该笔信托贷款的信托收益权。”5月11日,一家中小银行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做法都是符合现行政策要求的,目的不仅仅是规避贷款额度控制,而是维系客户关系,“一般是对银行比较重要的客户”。

  一位熟悉理财产品投资的银行人士透露,考虑到存贷比、贷款限额控制的压力,两家银行可以通过理财产品渠道,对敲信贷资产。操作模式是,信贷先“出表”,变成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然后通过投资他行理财产品的形式,又进入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

  互持是主流

  仅仅消停一两个月,今年2月份以来,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就开始呈现逐月回升态势,尤其是3、4月十分火爆。

  与之相伴的是,中小银行信贷增量却呈现反向变化。今年2月份,中小银行信贷增量为1962亿元,而3月份为683亿元,不足2月份的零头。其间,部分银行又加大了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

  一家城商行人士透露,该行于3月份购买了他行的多款短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对方是一家股份制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向个人客户发售信贷类理财产品,需要事先向监管部门报备,而向对公机构客户发行,事后报备即可,这就可以解释,为何部分银行热衷向对公机构客户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

  “我们去年以来发行的信托贷款类产品,基本是银行买走的。”前述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直言,其中,城商行、农商行是最大的买家。

  一家大行个金部人士称,银行投资他行理财产品,如果投向为信托贷款,主要有两种情形,其一,为新增贷款,银行去投资信托公司的信托贷款收益权;其二,为存量信贷资产,一家银行投资他行的信贷资产,需要经过信托平台,由信托公司先行持有。

  多家银行中高层人士坦言,一方面,信贷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央票、短融,机构客户趋利性较强,另一方面对公理财产品的发行更为便利,银行机构之间更多采取双向互持理财产品的形式。

  “一家银行单向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可能性不太大。往往是自己的理财产品卖出去,才会接受他行的产品。”一位曾与兴业银行有过合作的中小银行人士称。

  “主要是双向,但金额不一定完全对等,比如,你投资我200亿元,我可能投资你150亿元。”前述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