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银行理财新品数量同比大增

来源:金融时报 2010-05-06 11:55:48

日前,据某统计中心发布的2010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评价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共发售产品1532款,平均期望收益和平均最差值分别为2.25%和0.89%,到期产品955款,到期产品的平均名义到期收益为3.03%。

   日前,据某统计中心发布的2010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评价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共发售产品1532款,平均期望收益和平均最差值分别为2.25%和0.89%,到期产品955款,到期产品的平均名义到期收益为3.03%。

  较2009年一季度而言,2010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新发产品数量同比大幅上涨,增幅为66.9%;期望收益和最差值分别上涨了29个基点和9个基点。然而,2010年一季度到期产品的名义到期收益较2009年同类指标的跌幅明显,跌幅达61个基点,主要原因在于短期产品数量的增多且短期产品的年化收益不高。从2010年一季度和2009年四季度的环比表现来看,新发产品数量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2009年末的信贷产品新规致使2010年信贷产品的发售数量大幅缩减。新发产品数量的大幅缩减并未影响产品的投资价值,2010年一季度新发产品的期望收益和最差值明显优于2009年第四季度,主要原因在于加息预期的不断强化推高了产品的预期收益水平。

  从各资产主类的表现来看,第一,发行数量最多的是利率类产品,占据本季产品总量的50.52%。按挂钩标的次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贵金属黄金、原油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等,均为看涨型结构设计。第二,信贷类产品的期望收益水平最高,为2.71%,主要原因依然是加息预期影响下信贷类产品预期收益水平的不断提高。信贷资产的腾挪转让需求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需求都将对信贷类银行理财产品构成一定的影响。第三,股票类和汇率类产品的最差值为负。股票类产品最差值为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48款股票类产品中有23款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本金的最高损失额度高达10%;二是股票类产品的挂钩标的多为港股的中资金融股和消费股,股票市场的深幅震荡也是导致产品最差值为负的一个主要原因。第四,到期产品中股票类产品的名义到期收益率最大,原因在于渣打银行到期的6款兄弟牌产品获得高达20%的较高收益。

  从各发行主体的表现来看,国有控股银行发售产品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类银行发售产品的数量,主要原因在于系列产品和滚动产品的高频发售,外资银行在售产品的数量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外资银行多发高风险高收益的结构性产品。受限于自身的融资能力和信用风险,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预期最高收益来吸纳储蓄资金,从而成就了城市商业银行的高期望收益和高安全性。外资银行的最差值为负,但外资银行的名义到期收益较高,再次验证了外资银行产品高风险高收益的特质。

  2010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的组合管理类产品数量呈一路上涨态势,月度发售数量分别为77款、121款和181款,增长速度约在50%左右。尽管该类产品增幅较大,但其中潜在风险:第一,多数产品的投资方向依然以发售银行的信贷资产为主,这也表明组合管理类产品也是发行主体应对信贷类产品管理措施加强的一个主要策略;第二,379款组合管理类产品有371款产品设置了发行主体的提前赎回权,而没有一款产品设置了投资者的提前赎回条款,再次应验了银行主动客户被动的尴尬局面;第三,379款产品中有353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加大了产品的本金损失风险;第四,从由可评价产品占发售产品总量的比例所衡量的产品信息透明度指标来看,信息透明度仅为3.96%,急需提高。

  另外, “名不符实”是银行理财产品潜在的另一主要问题。例如某款理财产品虽然名为基金理财计划,但其在2009年8月、9月和11月的现金比例却分别高达99%、95%和90%,类似情况在理财产品中并不少见。北京投资者赖建平投资香港荷兰银行一案已正式在上海中院立案,但是原本定于4月的开庭却被无限期延后,这表明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