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征信信息自由流动是关键 益百利专家谈如何建立健全征信体系

来源:金融时报 2010-05-05 13:51:52

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难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追根溯源,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银行难以全面、方便、公开地获得征信信息是原因之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全球知名的征信服务提供商——益百利(Experia

   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难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追根溯源,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银行难以全面、方便、公开地获得征信信息是原因之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全球知名的征信服务提供商——益百利(Experian)首席执行官罗德伦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健全征信体系的关键在于信息的自由流动,银行可以通过该体系自由交换有关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征信信息。鉴于目前人民银行已经有一个很好的运营系统,益百利中国区首席代表赵海华进一步表示,今后应鼓励发展增值的征信服务,不断创新征信产品,进一步加强多层数据源的共享,加强银行业同业之间的交流,真正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征信体系。

    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在建立征信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征信业的法律基础和标准化体系已逐步建成,人民银行作为我国征信业主要管理者的地位得到确立。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透露,经过6年的建设,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中国特色征信的数据库并开始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截至2010年2月底,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库收录了逾6.7亿个人信息、1614.7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信息,这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类型最为复杂、受益面最广的数据库,为内地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和资产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正在北京、成都等城市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根据美欧等消费金融业务较为普遍地区的经验,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时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大。即便是在相对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下,高坏账率亦是消费金融公司的典型特征之一。在中国可能更是如此,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允许的业务范围所覆盖的客户群的门槛甚至比信用卡客户低,这意味着大多数客户均从未涉足过商业银行信贷,信用记录难以查询,信用风险很大。

    那么,中国银行业在建立或采用合适的个人信用报告、信用评分系统以及风险控制体系时应注意哪些重点呢?对此,罗德伦认为,银行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即:要有良好的、强有力的监管系统;建立良好的征信信息体系,无论是消费金融公司还是银行都可以通过这个体系获知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征信记录;要具有非常好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拥有良好的咨询和软件能力。赵海华补充说,风险控制要特别注重数据搜集的全面性、客观性以及分析这些数据的方法,从而从源头防范信用欺诈,保障银行的利益。他认为中国银行业需要提高风险控制体系的自动化水平,并使风险控制体系的流程标准化,建立数据资源共享的体系,并弥补缺乏立法保护的空白。

    “中国消费金融刚刚起步,还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如果这些公司从一开始就能够找到良好的客户群体,建立起信用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就能够在新的市场机遇前抓住业务发展的良机从而控制坏账率。”赵海华说。

    据悉,目前美国银行业多采用益百利和另外两家机构共同研发出来的信用评估工具——Vantage Score 和Plus Score模型,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消费者信贷风险。中国正在进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不少银行如北京银行也开发了一个类似信用评分的系统,对个人消费者进行信用评价。益百利已帮助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立信用评分系统,现在正在帮助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看到国内银行在采用现代化的评分技术管理风险方面进展很快。当然,他们还面临着数据不完整、不完善,以及人才和经验缺乏等挑战。”赵海华如是表示。

    除了信用评分信用报告以外,罗德伦告诉记者,银行和征信机构还可以利用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以及市场的信息来判断一个人的诚信情况。他举例说,在一些无法获知个人征信信息的地方,益百利会通过一个人居住地区的邮政编码来判断其所处的社会阶层,进而了解其生活方式以及收入的大致情况。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