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借“茶酵母”事件探讨保健品市场的诚信营销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2010-04-29 09:41:27

前些日,市场上出现很多关于“茶酵母”保健品的宣传,指明产品具有降血脂又减肥,双管齐下的疗效,很多消费者冲着不为人知的广告口号及软文宣传争相购买,但是结果却是没有丝毫作用,反而有消费者出现不适的症状。这只是保健品营

前些日,市场上出现很多关于“茶酵母”保健品的宣传,指明产品具有降血脂又减肥,双管齐下的疗效,很多消费者冲着不为人知的广告口号及软文宣传争相购买,但是结果却是没有丝毫作用,反而有消费者出现不适的症状。这只是保健品营销中的一个个例,一个诚信危机极为明显的个例,到底,保健品市场的营销应该有什么样的规范及办法呢?

  茶酵母前因后果

  用绘声绘色的故事向消费者展示“茶酵母”带来的惊喜之余,也对“茶酵母”的疗效大肆宣传。宣扬能。更夸言“茶酵母,减肚腩,降血脂,就是不一般。”但是,在整版广告宣传中,并未刊出“茶酵母”的批准文号。

  很多消费者看了广告,去购买“茶酵母”。但是,服用后普遍反映没有效果。根据调查,消费者均认为“茶酵母”广告存在着欺诈性、误导性。

  专家称:“茶酵母”的广告中未刊登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也未标注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其次,该广告中的“白领”“黄小姐”“赵先生”“健身教练”等均为虚拟消费者,极力为产品“证言”。夸大产品功效,更断言每天吃四粒茶酵母,等同于晨跑1小时、仰卧起坐200个、吃10斤水果获得的维生素、做一次价值200元的SPA、同时补充14种人体所需矿物质。其广告内容,多出都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

  在《济南时报》关爱健康的版面中,“茶酵母“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同样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第九条,不得已新闻报道等形式发布保健食品广告。

  经查证,该产品的原名为“柳映堂牌轻轻塑胶囊”[卫食健字(2002)第0649号]。那么,商家用与批号不符的名称大肆宣传,本身就违反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欺骗。

  随着对“茶酵母”的深入调查,发现还有一种名为“北奇神”牌茶酵母的产品。巧合的是,“北奇神”牌茶酵母的产地,同样也在黑龙江,可查询的保健食品批号,同样是[卫食健字(2002)第0649号]。更有消费者反映,在网络商店里,也有出售“茶酵母”产品。

  因广告涉嫌虚夸,“柳映堂牌轻轻塑胶囊”多次被撤销广告批文。但是,“柳映堂牌轻轻塑胶囊”却使用不同的名字,同一保健食品批号,多次欺骗、误导消费者。从北奇神茶酵母到茶酵母,在到吸油基;“柳映堂牌轻轻塑胶囊”究竟有多少身份?如今,山东省关于“茶酵母”话题还在持续。但是,“茶酵母”多对应的“柳映堂牌轻轻塑胶囊”早已经成为违法保健食品的行列中。

  消费者错误的消费态度

  中国的保健品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也是一个中国所独有的行业。国外也有健康产品、膳食补充剂等这方面的产品。但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中国的保健品行业这样充满不可知的变数。

  在“茶酵母”的广告中发现,该产品声称“健康降血脂,轻松减赘肉,轻松拍宿便,营养量肌肤”。简单明确的宣传语,进一步推崇自家产品的“优势”,充分利用速度概念引起消费者的共鸣,甚至从心理层面上错误的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态度。

许多消费者认为,在选购“茶酵母”时,也考虑到产品疗效如何。认为即使没有那么神奇,但也不会对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于是,造成了对产品的购买欲望。

  为此,专家说并不能否认茶是有益的饮品,但是对于“茶酵母”所宣传的内容的确夸张。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是合理的运动以及合理的饮食。而“茶酵母”是典型的打着健康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在消费者因为“恐吓营销”而成为各个保健品的消费者时,促使一些商家不惜代价,利用媒介对其产品大肆虚夸,但也给保健品市场带来了信用危机。

  诚信危机亟待监管机制完善

  我们在抱怨这个行业生存艰难的时候,也应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行业无法获取稳定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个根本原因就是“诚信”的缺失。在消费者心中,保健品行业成了没有诚信的行业,为什么会这样?有部分保健品行业的从业者把消费者当傻子,千方百计忽悠他们,急功近利、过度承诺保健品功效,以骗钱为唯一目的,这些行为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利益,最终造成整个行业诚信的缺失。

  由于,违法违规广告的获利空间太大,风险成本太小,是导致违法药品广告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如今,“茶酵母”利用各种途径来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甚至不惜触犯法律,铤而走险的继续张罗着“叫卖”。随着虚假广告屡治不止的现象日益严峻,以及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整顿医药类违法广告通知。可见,国家对控制医药违法广告蔓延的决心非常强大。

  但是,在地方监管执行时,往往就暴露出各种弊端。山东省工商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违规广告的监测成本高,只能对其进行抽查。因此,致使药品、保健品的虚夸宣传难以控制。

  从业者和营销者的问题必然存在,但也并不是唯一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相应地加剧了这个行业“诚信”基础的流失。那就是消费者的不理性,他们要求保健品有相当于、甚至高于药品的疗效。消费者的过度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保健品行业的不健康发展。

  重视行业品质之道

  保健品行业虽然不大,但是这个行业里的聪明人并不少。电器、房产等行业现在在做的报纸软文营销,保健品行业早在10年前就做得炉火纯青了。足见这个行业是有非常多的聪明人的,但是为什么保健品业起起伏伏20年,一直不能良性发展?单单是模式上的问题吗?

  是时候反思一下:是否过去我们都太过于关注“术”——营销、炒作之术,而遗失了“道”——重品质、讲信誉的从业之道。

  营销模式要成功,必须要有扎实的产品,这是所有一切的基础,还要建立独有的销售渠道和网络,要重视利用资本市场,同时,还要重视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这也是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人类、新市场的要求。

  社会在发展,消费者在成长,他们的消费习惯等等都随着网络时代、电子时代、老龄化时代的演变而变化,例如现在的老年人不再都是靠子女“怜悯”的一代,他们自己有养老金,有退休金,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独立性,了解并尊重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从业者在做营销时该了解到的。所以脑白金的广告里,一群老年人在做着年轻人的事情,它的广告语也是“年轻态、健康品”,这些都表明脑白金在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80后、90后等新的消费群体的心理以及他们的需求。如何把产品卖给他们,首先要了解他们。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个行业,中国保健品行业从无到有在风雨中发展了20年后,已经成为了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一个行业,这其中有希望,也有危机,有成功,更有失败!然而无论怎样,社会发展的脚步不会倒退,健康产业注定是创造健康与财富的大潮,这一趋势不容置疑!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进一步规范


互联网 2017-12-01 22:52:00

一图读懂开放发展


2016-03-07 21:38:14

“失踪存款”都去哪儿了?


网络 2015-02-09 15:30:4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