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当心理财产品四大陷阱:分层设计暗藏玄机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2010-04-21 23:57:26

有望把通胀率远远甩在后面的抗通胀理财产品,非股票基金类产品莫属了,但并不代表理财产品跟股票和基金沾上关系,收益就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理财专家提醒,挑选此类产品需留意以下“温柔陷阱”。 陷阱一:“货不对

    有望把通胀率远远甩在后面的抗通胀理财产品,非股票基金类产品莫属了,但并不代表理财产品跟股票和基金沾上关系,收益就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理财专家提醒,挑选此类产品需留意以下“温柔陷阱”。

陷阱一:“货不对板”

    2008年2月成立的“中信理财之基金计划10号”,在经历两年投资运作后,今年3月1日的到期年化收益率只有2.38%,与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30%相去甚远。

    该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内证券市场基金。不过,由于该款产品的管理人过于谨慎,大多数时候,该款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投向了固定收益类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以及现金。与这样的资产配置策略相对应的是,该款产品的净值波动一直不大,净值最高时也不超过1.08元,即累计涨幅不超过8%,随后净值即跌回1.04元左右,直至到期,离30%的预期收益率相去甚远。财富专家孙瑞琪表示,投资者购买此类产品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查看具体资金投向、配置结构以及银行自己对此类产品的风险评级。只有配置股票等资产份额较大的类基金产品与直接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的QDII产品,并且在市场走势较好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取耀眼的高收益。

陷阱二:产品性质改变

    有这样一部分理财产品,虽然投资对象为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但是由于产品约定一定期限后由另一家公司以约定价格回购股份,所以此类产品实质上并不属于股票类理财产品,而属于融资类理财产品。建行今年发行的2010年“乾元一号”(唐钢集团第三期)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光大银行的T计划财富客户第23期产品6就属于此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只有4.29%、5.2%。并且建行的上述产品收益率跟随央行基准利率变化,这一特点也跟信贷类产品类似。

陷阱三:分层设计藏玄机

    还有一部分理财产品投向分层型证券投资信托计划,虽然这类产品投资范围注明为A股股票,但是由于产品投资的是分层集合信托计划的优先受益权,在产品不发生风险的情况下,到期仅获得一个固定收益率作为回报。

    光大银行推出了数款此类产品,以2010年阳光理财“T计划”财富客户第1期产品1(优先受益权)为例,该产品和深圳鼎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以1.5:1的资金比例认购分层信托计划的优先受益权和一般受益权,并约定在不发生投资风险的情况下,优先受益权持有人获得6%的固定收益作为回报。

陷阱四:银行沦为代销渠道

    此类产品主要为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外资银行在2007年—2008年期间曾推出大量QDII产品,其中有不少属于直接拿境外基金公司或投行的产品过来卖,只不过贴上了银行的标签,并不属于银行自行研发的产品。国内少数类基金理财产品银行也只扮演代销角色,并未履行产品管理人的职责。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