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楼市拐点将现 业内人士称“有房赶紧卖”

来源:遂宁新闻网 2010-04-20 23:05:59

今年的房地产调控来得异常猛烈、非常密集,房产新政一轮紧接一轮。17日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这是继15日公布“新国四条”之后又一连环拳,也是继去年年底的开始调控地产市场之后的又一轮新的调控

   今年的房地产调控来得异常猛烈、非常密集,房产新政一轮紧接一轮。17日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这是继15日公布“新国四条”之后又一连环拳,也是继去年年底的开始调控地产市场之后的又一轮新的调控。19日的股市以大跌对新政作出回应。112只地产股中,招商地产(000024,股吧)、中粮地产(000031,股吧)、泛海等30多只跌停,整体下跌超过8%。

  证券市场上地产股冰冷的行情,与涨幅创出历史新高的楼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地产股大跌,是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的先兆?

  矛头直指炒房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在微博中说:“如果你准备今年卖房,那就现在赶紧卖,别等。”

  系列新政主要目的是抑制炒房行为,控制房价过快上幅,新的政策将直接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切断或者减少银行投资炒作房地产的资金,控制房价上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新国十条”有“三宗最”———规格最高、措辞最严、措施最狠。

  杨红旭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从去年年底首轮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伊始,就已经在唱空楼市,告诫投资者退出楼市,因为国家欲控制房价过度上涨的趋势已经很明显。17日祭出的“新国十条”,属于国务院文件,级别比以往的文件都要高,堪称宏观调控中档次最高的文件。在措辞上,以往“国八条”、“国六条”、“国十五条”等文件都称“稳定房价”,“新国四条”中提出“遏制”,而此次则是“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中央稳定房价的急切心态可窥一斑。尤其是再次收紧房贷,是将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提高到50%以上,根据情况可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限制向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情况限定购房套数。矛头直指炒房。

  房价拐点渐行渐近

  楼市何去何从,地产股的暴跌表明资本市场已经对政策调控作出反应,股民们用脚投票支持调控。就连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不得不承认,“新国十条”将精准打击住宅市场的高房价,但对于房价拐点是否来临,他则认为还要再等一个月才能见分晓。

  上周末,济南的楼市住宅成交量仅有42套,远低于此前百余套的成交量。杨红旭表示,“新国十条”对市场影响将会立竿见影,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将受到压制。开发商将会加快推盘速度,而二手房市场中的投资投机客也将加大抛盘量。房地产市场将加速降温,提前出现拐点,第二季度量减价调,70个城市房价指数估计将于六七月份间出现环比零增长,甚至转而下跌;第三季度将出现最冰点,量价齐跌;第四季度下行速度减缓,明年将触底盘整。

  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杨少锋的一篇关于楼市走势的新浪博客,3天内的点击率接近30万,他认为,短期之内房价还将持续坚挺,3个月内房价必跌无疑。

  还有后手?

  各地楼市温度并不一致,面向全国的房价调控措施,能否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还要看地方政府是否埋单。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教授告诉导报记者,“新国十条”也好,“新国四条”也罢,都是为维持房地产行业的稳定,而非打压房价。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也都是“全国一刀切”,而非专门针对高房价地区。如果地方政府在执行力度上打折扣,将在无形中减弱政策效力。此外,政府以往调控房价的经历已经表明,针对房地产业的隔靴搔痒式的政策干预,只能暂时推迟不动产价格上涨,但不能改变中长期上涨态势。事实上,一旦宏观政策略有放宽,便会出现“报复性”补涨。

  中易安(中国)房地产担保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徐东华对导报记者表示,新“国十条”是猛药,也是急药。收紧信贷见效最快,证券市场和楼市都会作出反应,随后还会出台更多对信贷的替代政策,譬如消费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广福郡花园将于3月开盘 届时将推92-139平住宅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1:27

双汇劫:五百亿的隧道视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5-19 14:26:02

孟加拉国股市开盘跌8.6% 六分钟后停盘


新浪财经 2011-01-20 16:04:43

二沙岛15栋违建别墅开拆 后台很硬业主没露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6-12 17:19:21

五一房价不会大降 但软优惠将增多


广州日报 2010-04-22 00:46: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