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上市财务舞弊专利造假 上市公司乱象丛生 何为乐 一家公司上市,理论上讲,应该是经过中介机构出具权威而公正的原始材料,然后经过相关监管部门的严格筛选,才能够有资格在证券市场上让投资者来进行投资。 然而近来,市场上有关上市公
包装上市财务舞弊专利造假 上市公司乱象丛生
何为乐
一家公司上市,理论上讲,应该是经过中介机构出具权威而公正的原始材料,然后经过相关监管部门的严格筛选,才能够有资格在证券市场上让投资者来进行投资。
然而近来,市场上有关上市公司造假的新闻不断。前有江苏三友[9.24 -0.43%]隐瞒实际控制人变更长达五年未被发现,后有苏州恒久被爆在招股说明书中核心专利造假;远有大型国企四川长虹[7.10 -0.42%]被举报财务造假而牵出尘封10余年的老账,近有港股的洪良国际[2.06 0.00%]被指包装上市而使其审计师被廉政公署起诉。各种上市造假新闻一时间让我们眼花缭乱,难辨真伪。
洪良国际上市造假毕马威审计师被起诉
上月,在香港上市的台湾布料生产商洪良国际,被爆涉嫌包装上市。香港证监会指控洪良国际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资料、诱使或欺诈他人进行证券交易。
洪良招股文件显示,去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毛利率达34%,2008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6%。去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65亿元,同比激增145%。业内人士认为,洪良国际可能在新股发行书中做假账,将原本很低的毛利润做成30%。
香港证监会随后以 《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13条强制令为法律依据,成功申请冻结洪良国际新股上市获得的净额资金约10亿港元。在此之前,香港证监会还曾以该条令冻结了大陆前首富黄光裕的资产。
4月2日,根据香港证监会网站所载的持牌人资料,洪良保荐人兆丰资本在3月29日(即证监会勒令洪良停牌前一天),被香港证监会暂时禁止从事上市相关的保荐或顾问工作。
洪良国际生产特殊纤维质的运动布料,是大陆知名运动服装品牌李宁[28.80 2.13%]与安踏体育[13.16 0.61%]的最大功能性布料供应商,并且自行经营休闲服装品牌麦根(MXN)。去年12月24日,洪良国际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跌破发行价2.15港元,以1.97港元收市。 3月30日停牌前洪良国际报2.06港元。
据了解,香港证监会并非在一般检视保荐人的工作中揭发事件,亦非接获匿名举报,而是收到知情单位举报。市场有传为洪良国际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提供了资料,而由于事件涉及上市账目问题,负责监管上市相关审计事宜的财务汇报局,亦要了解事件。
随后,香港廉政公署即宣布,毕马威一高级经理梁思哲涉嫌向下属提供10万元贿款,以帮助洪良国际上市。香港廉政公署已经起诉梁思哲,且案件上周五开审。
香港廉政公署4月10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这一消息。据称,廉政公署4月8日起诉了梁思哲,梁思哲涉嫌于今年2月20日,与另外一名人士,向毕马威一名雇员提供10万元的封口费,以掩盖洪良国际上市的财务造假。
现年32岁的梁思哲被控向代理人提供利益罪名,涉嫌违反《防止贿赂条例》。香港东区裁判法院4月9日上午开庭审理了该案件,并将于下月7日再审。香港廉政公署方面表示,此案已开始审理,不能作出任何解释。据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梁思哲涉嫌贿赂事件是由毕马威通过内部举报热线揭发的。经调查后,毕马威便向相关监管机构举报了此事。
据最新消息,梁思哲已经被保释,但已经被毕马威停职。
记者了解到,一份招股说明书或年报,都要至少需要两名注册会计师联合签名。这就意味着,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有造假,应该不止一名高级经理知情。另外,在事务所中,项目的总负责人都是合伙人,而梁思哲的职务只是高级经理,理论上讲,应该是合伙人担负主要责任。而截止目前,本案只牵扯出了一个高级经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还有更大的鱼没有钓出来,梁思哲只是一个替罪羊呢?
苏州恒久涉嫌专利造假
曾经有人希望苏州恒久能够成为国内的百年名企,因为他拥有众多的核心专利,有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就在获准创业板公开发行20,000万股的前夜,其向创业板发审委申明拥有的专利技术竟在一夜间化为乌有。
今年2月26日,苏州恒久获得中国证监会批文——《关于核准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批复》,而国家知识产权局则于2月24日在网站上宣布,苏州恒久拥有的有机光导体管(1)-(4)四项外观技术专利权被终止,同时终止专利权的还有一项有机光导体管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所有申请专利技术被终止专利权的原因皆为“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国家专利技术有关法规规定,“专利权终止后,技术归入公知技术领域,成为社会公用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自由使用。 ”
苏州恒久在招股说明中对核心技术失密风险如此提示到:“拥有核心技术是本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一旦失密,将会对公司利益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
2009年1月18日,苏州恒久正式启动创业板上市,并于申请上市前完成最后一次增资,引进私募基金和自然人优化股权结构。此后,苏州恒久就一直围绕发行上市审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各类情况说明、补充有关材料。
记者调查发现,专利权维持年费并不是一个让人难以负担的高额费用,五项专利技术维持代价一年下来不过区区的4500元。这对于对外没有一分钱付息借款的苏州恒久来说绝对不是什么经济负担难以承受问题。
事实上,应该自2009年3月始,苏州恒久就已丧失对各项专利技术的专利权,在明知专利权已经丧失的情况下却对外声称自己拥有相关专利技术,并堂而皇之地写进招股说明书,此种行径究竟属于何种性质的行为呢?一位知名律师曾向媒体表示,“苏州恒久在上市审核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真实情况人为隐瞒,已经涉嫌弄虚作假上市。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苏州恒久,但对方表示对相关事宜无可奉告,拒绝接受采访。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