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学校诚信教育不“诚”谁之过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0-04-07 16:36:34

曾听到过这样一件趣闻:某县教研室到某校检查教学质量情况,校长让新来的语文老师小李准备一下。小李自知不能犯错,否则会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而且校长也不会给他好脸色,于是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们请教。老教师们告诉他做公开课的“秘

  曾听到过这样一件趣闻:某县教研室到某校检查教学质量情况,校长让新来的语文老师小李准备一下。小李自知不能犯错,否则会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而且校长也不会给他好脸色,于是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们请教。老教师们告诉他做公开课的“秘诀”: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给几名学生下死命令,如谁背诵课文、谁做即兴演讲、什么时候问什么问题分别由谁来回答等,并要反复演练。但检查那天,小李的公开课还是发生了意外:某个问题本来应该是由小敏同学来回答,但小敏那天生病没来,小华站起来说:“老师,这个问题是小敏的,但小敏今天没来,我能不能替她回答?”当时老师和学校的尴尬可想而知。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和教师来说,作假是令人羞愧的。而当这种作假变成公开,由个别变成普遍,人们对此由羞愧变得习以为常、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这就是教育的悲剧了。那么,谁该为这样的作假负责?是学校和教师的错?他们会委屈地说:我们也是为学校好,怕学校成绩受影响!是上级检查团的错?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似乎每个个体都用心良苦。但如果一定要找出错误的源头,不如说是外部的压力改变了内部的规则,教育管理中一些不民主、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因素,使学校和校长偏离了以学生发展和尊重教师权益为本的正常轨道。

  要减少这类事件,仅仅靠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学校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首先学校要敢于“亮真”,要敢于并乐于将诚信的价值导向渗透在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中。诚信教育只有先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要使诚信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就首先要在学校管理的原则上,充分考虑诚信与人们实际利益的关系,让诚信者得益,让不诚信者受损,使不诚信的行为无可隐瞒。当学校所提倡的道德价值取向,与生活在其中的大多数教师的利益相一致时,教师们才能毫无心理隔阂地接受这种道德价值观。这时候,教师才可能真心实意地用这种道德价值观去规范学生的行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9种严重交通违法 今后要受到失信惩戒


都市快报 2016-12-05 07:47:00

个人严重失信将被停贷


广东建设报(广州) 2016-03-03 07:48:5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