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频发,我们身在一个“被撒谎”的年代
来源:红网
2010-03-29 16:29:38
“第七届湖北省高校新青年小说大赛,一等奖中有一篇作品是抄袭我的文章。”近一周来,一篇“新青年小说大赛”有获奖作品系抄袭的帖子在网上迅速传开,而前日该赛事的主办方之一—&mdas
“第七届湖北省高校新青年小说大赛,一等奖中有一篇作品是抄袭我的文章。”近一周来,一篇“新青年小说大赛”有获奖作品系抄袭的帖子在网上迅速传开,而前日该赛事的主办方之一——共青团湖北省委有关人士证实,帖子里反映的那篇获奖作品确系抄袭,将追回其奖项。(3月26日《长江商报》)
抄袭似乎成了各大媒体的常态话题,每每隔三岔五被提及。在信息日渐透明的社会里,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悲剧”。对于涉及的当事人我只能是表示不认同,但不能做过多的道德上谴责。因为作为一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有时候粘贴复制于我而言也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一个较好的抗议方式。
虽然在中国古代就有诸如“天下文章一大抄”之类说法,但是儒家道德占主导的社会里,诚信一直被视作是评判一个人相当重要的指标。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向我们昭示诚信道德的光辉。相反的不讲诚信,不信守诺言,不仅会遭到周遭人的鄙视,还很可能将恶名留至后世。背信弃义于是常常和小人连在一起成了他们的标签,而君子的形容词则是“坦荡荡”,“一言九鼎”之类。
我们80后都是听着《狼来了》的那个故事长大一代,但并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体味到诚实的含义和重要性。我们是从小就被教会撒谎的一代,还记得从小学到高中,无数次的排练好的教学检查,我们一次次充当的仅仅是一个合格演员的角色。我仍然记得老师自己每每遇到一些考试也会找班上一些同学帮他去代考代抄。小小的年纪我一直把那当作是荣誉,现在才明了不过是做着这样的勾当。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这些东西就像空气一般充斥在我们的成长当中,然后习以为常。
回到事件本身吧,作为我们尊敬的学长实在不好多说什么,然而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对于那采访的一段话还是忍不住要发声。记者问朱代炼为什么要抄袭,其回答“多拿点证书以后好找工作。”记者又问为什么要拿别人的文章参赛,朱代炼说:“当时以为不会获奖吧,拿去试一试。”这样的说辞前后矛盾,显然是看好了这篇小说的潜质才决定据为己有拿去参赛的才对。道歉是形式当中的事情,不过更多的是应该反思吧,作为一个“搞文学的”人,品德更重要。
对于很多抄袭者而言,之所以屡屡铤而走险,一方面是因为监管不利,另一方面则完全是因为铤而走险其实一点都不险。即使是爆出抄袭之类的事情往往得到的不过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谴责,当事人并不会因此而为所作出的行为付出多沉重代价。每年曝光的抄袭案不计其数,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跃跃欲试。在相关制度还未健全和监督机构尚未完善之前,媒体的揭露力量就显得那么微弱而且缺乏执行力。
于是甚至在很多人都眼中觉得这不过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被曝光之后他们更愿意同情当事人,并且开始揣测”陷害说“,”阴谋论”等等。而不是引以侧目,视为不耻。道德的麻木之后是什么呢?
诚信之被矮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种因为也不能寥寥数字能讲的清楚。然而一个80后年轻人所能知道的是,汝之过,非我之过。更多该反思的是那些教会我们撒谎的人。我所能保证的是,尽量不跟着他们走。被撒谎,而不主动去撒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鹰眼新闻网
2018-07-03 15:53:46
卡牛信用卡管家
2016-03-26 13:14:24
南国都市报
2014-04-11 1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