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本报联合市工商局、市消协举办的“诚信成都 我们拒绝潜规则”活动正式落下帷幕。在为时一个多月的评选活动中,本报共收到读者建议500余条,推荐企业50多家。最终,在读者代表和社会专家的共同投票下,25家诚信房
昨日,由本报联合市工商局、市消协举办的“诚信成都 我们拒绝潜规则”活动正式落下帷幕。在为时一个多月的评选活动中,本报共收到读者建议500余条,推荐企业50多家。最终,在读者代表和社会专家的共同投票下,25家诚信房企榜单最终出炉。随后,多家开发商在记者的采访中纷纷表示,“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诚信,为广大购房者修建更好更优质的房子。”
3月20日(上周末),由本报征集的“挑刺”行动迎来了100余名购房者,他们作为晚报的“楼市观察员”兵分三路奔赴10余个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探访。在历时两天的“挑刺”活动中,不少读者直言“这样的活动,为促进购房者和开发商的良性沟通、创建健康和谐的交易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挑刺” 发现“潜规则”
自“诚信成都 我们拒绝潜规则”启动以来,就受到广大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密切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本报共收到来自电话、网络平台和QQ群的500余条建议,推荐诚信企业50多家。其中,不乏蓝光、龙湖、华润、富力、保利等知名开发商,也有刚刚来到成都的二三线城市开发商。
上周末,本报记者在50家推荐的楼盘中随机选取了10家楼盘,进行了实地“探营”。上午10点,“刺头”们在二环路东五段一项目现场,就发现了“潜规则”:销售现场公示不齐全,无房源动态信息;缺少前期物业合同、共有清册、测量报告规划总平图;在城南三环路某项目现场,销售现场无任何房源及价格公示;无规划总平图、资质证书、合同文本、前期物业合同、测量报告等;未按规定在销售现场公示预售方案等问题被“楸”了出来……家住二环路棕北小区的黄女士表示,“发现问题,才会改正问题。我们这次挑刺的目的不是找茬,而是为了创建一个诚信的交易环境。”
房企承诺当好诚信榜样
本次诚信房企与楼盘的评选,自活动开始就严格遵守“公正、公平、透明”的操作原则。从读者推荐、专家建议到最终投票,都是遵循活动的标准流程。在本报评选期间,某开发商致电本报希望“勾兑”,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只看事实”。昨日,多家得知获奖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本报承诺,“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守诚信,希望媒体和广大购房者多多监督,我们为努力为购房者修建更好的房子。”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