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国企业最突出的问题是诚信风险”

来源:东方早报 2010-03-25 02:05:50

沃特金融峰会将于4月7日至9日在上海举行。近日,沃特(中国)财务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志浩接受了早报记者的独家采访,就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金融危机后的商机等问题给予了解答。   东方早报:沃特集团帮助了不少中国企业在美上市,有没有什么

  沃特金融峰会将于4月7日至9日在上海举行。近日,沃特(中国)财务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志浩接受了早报记者的独家采访,就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金融危机后的商机等问题给予了解答。

  东方早报:沃特集团帮助了不少中国企业在美上市,有没有什么具体选择标准?

  张志浩:我们会有比较严格的筛选标准,首先是看企业所在的行业,最近比较集中的行业包括新能源、清洁技术、农业、生物医药科技。第二个就是看企业的基本面,看企业的规模,因为我们虽然是帮助中小企业,但也不能太小,因为太小的话也不一定适合APO业务,因为APO仍然是上市融资。(编注:APO是Alternative Public Offering的缩写,简单理解就是设立一家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在美国的三板——场外柜台交易系统“借壳上市”的同时,向国际投资者定向募集资金。)

  目前的标准是当年利润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如果是高科技企业的话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实际上,我们的客户当中比较多见的当年利润都有五六千万,我们能够选择的上市企业在国内上市,比如说创业板,都几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了。

  规模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有成长性的要求,比如说这个企业到现在的成长包括未来预期的成长,是不是一个好的成长性的企业。

  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以后,我们看一百家企业,最后能够进入实地调查的不会超过五到十家。

  东方早报:那就是每年你们只操作五到十家企业?

  张志浩:前几年很多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它的内控、财务会计问题成为它的上市障碍,这两年很多中国企业规范经营了,但只能说稍微好一点,一个企业被筛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业务模式,有的是因为规模成长性、财务内控、法律架构,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被筛掉,所以真正我们能够服务的每年就是五到十家这样的水平。

  东方早报:中国企业现在要找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财务规范体系还是其他方面?

  张志浩:财务规范体系我觉得倒是可以做的。我是这样认为的,作为一个中国概念,面临着的最大挑战或说作为一个整体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诚信风险的问题。

  早些年在英国和中国香港市场上都出现过中国企业的诚信问题,到目前为止总体上来讲,美国的投资人对中国的概念、对中国的经济都是非常非常认可的,因为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整个板块比较大,深度比较深,所以个案还不至于影响到整个板块。但是如果说这个问题再持续严重下去的话,可能会伤害到整个海外投资人对中国企业的整体信心问题。

  东方早报:金融危机之后沃特集团有没有受到冲击?

  张志浩:去年从中国业务来讲是我们进入中国以来最差的一个年头,全年只完成了一个案子。

  东方早报:全年就只接了一个?

  张志浩:全年没办法做了,整个美国大概也就十几二十几个,非常非常少。但2010年可以讲会是我们进入中国以来业务最好的一年,原因就是这次的金融危机现在来看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去年中国经济对海外资本的需求实际是被压缩的,并不是没有这个需求,而是这个需求由于金融环境的影响没有被释放出来,所以到这次金融危机结束的时候,尤其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开始,这个需求就逐渐被释放出来了,所以到现在来讲我们就看到非常旺盛的需求。我们目前已经有五个案子在执行过程当中,今年应该是进入中国之后最好的一年。

  东方早报:沃特集团会不会有一些策略方面的调整?

  张志浩: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在美国还没完全结束,中国处在金融危机下半阶段或者是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是处在整体扩张的阶段。

  首先是在中国的独立财务顾问这块业务在扩张,我们也吸纳了一些新的合伙人进来,独立财务顾问这一块,现在不仅提供企业到美国上市,还包括欧洲、中国台湾、加拿大上市,这一块我们的业务更加全球化了。

  第二,我们会加强在并购这一块的财务顾问业务内容。

  第三,我们今年可能会在中国设立第一个基金,因为资产管理这一块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涉及,今年打算发一个基金,但基金的规模和币种现在还没有最后明确,但是今年肯定会发。因为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发基金的时机现在已经到了,只不过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另外一个对我们来讲最大的挑战是人才,我们的业务能够做到多少,核心的瓶颈是人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信用城市建设加速推进 如何“接地气”?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6-05-27 11:25:45

拟5年基本建成 企业环境信用制度


姑苏晚报 2015-12-16 13:46:58

广州:一年逃票3次以上将影响个人信用


广州日报 2015-08-03 10:36:0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