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增长2.7%,这不仅距国家控制目标3%相差不远,也是18个月以来,中国的CPI首次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负利率”时代重返。 眼见口袋里的钱&ldquo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增长2.7%,这不仅距国家控制目标3%相差不远,也是18个月以来,中国的CPI首次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负利率”时代重返。
眼见口袋里的钱“被缩水”,民众灵活理财的心理更加明显。相应,为了适应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多家银行推出了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甚至是“超短期”周末产品。
上周,第三方调查机构益普财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中旬共有29家银行发行了143款个人理财产品,其中短期及中期产品大幅增加。最受欢迎的是周末理财超短期产品,平均3天左右的投资期即可获得逾1%的年化收益率。
以工商银行(4.85,-0.02,-0.41%)为例,该行上周发行了“灵通快线”——固定期限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四周滚动型。该产品以四周为一个周期,而每一投资周期的起始日至结束日为开放期,客户可在开放期内进行下一周期投资预约,设置或取消自动再投资。只要客户不终止产品,产品可根据协定的期限自动续存下去,而其更有利的一点是有部分银行提供的收益率为浮动收益,可根据市场而调整。
益普财富分析指出,超短期理财产品有较好的流动性,通过对目前市场上相关投资品的短期收益进行综合测算,扣除各种费用之后,3月16日,该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达到1.8%。
除工商银行以外,多家银行都有相关的滚动投资式银行理财产品。如中国银行(4.15,-0.01,-0.24%)“七日有约”自动滚续保本型理财产品、招商银行(15.57,-0.10,-0.64%)的“金葵花”岁月流金人民币7天产品、中信银行(7.09,-0.10,-1.39%)的中信理财超快车计划、光大银行“T计划”的9天理财套餐产品等。
这些产品的投资范围基本限制于市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市场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
另外,超短期理财产品范围也从人民币扩展到了其他币种。中国银行的“七日有约”是国内首款超短期限外币理财产品。据了解,该款理财产品以澳元为投资币种,主要投资于银行间拆借市场,以7天为一个投资周期,到期之后可以自动滚续。目前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约为1.25%,远远高于澳元7天通知存款0.26%的收益率。
有理财师分析指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根据其发行时的利率水平来预先设计的,如果在产品存续期内,央行上调银行存款利率,产品的收益却仍然只能保持在加息前的水平,那么产品的期限越长,加息的次数越多,购买者的损失就越大。如果投资者中途提前赎回理财产品,会损失相应的手续费和违约金。
但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短期理财产品,投资者就有机会将资金及时转换成加息后的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还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