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国内一出口企业A公司近几年业务发展迅猛,由于产品适销对路,出口规模从一开始百万美元迅速增至千万美元,并且和欧美一些大型买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主要买家美国N集团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上市企业,下设多个子公司负责不同产品采购业务。
案例:
国内一出口企业A公司近几年业务发展迅猛,由于产品适销对路,出口规模从一开始百万美元迅速增至千万美元,并且和欧美一些大型买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主要买家美国N集团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上市企业,下设多个子公司负责不同产品采购业务。基于N集团实力雄厚,A公司将其作为重点开发客户,并与其下属两个子公司R和S分别签订了外销合同,其中S买家占了A公司整体出口额40%左右。
合作初期R买家和S买家回款及时,A公司对合作前景相当乐观。但好景不长,2008年11月份A公司意外地发现S买家仅付了上月一部分货款,尚余50万美元未支付。A公司立即向S买家查询此事,随后S买家作为回复发来一封扣款函,指A公司之前出给其兄弟公司R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但R买家已经付了相应货款,因此要从应付账款中把有质量瑕疵的货物款项扣除。
A公司这才了解到,R和S虽然是相互独立运作的关联公司,但是他们统一采用集团财务中心结算。因此这次R买家在出现质量争议后,在未向A公司出示任何关于质量问题的书面证明情况下,马上指示集团财务中心截留了S买家对A公司的应付货款以弥补自己之前已付给A公司的货款。
A公司异常气愤,立即向R买家索要产品存在质量瑕疵的证据准备进行驳斥(A公司出运之前货物已通过R买家指定的验货行检验合格),但却得不到任何回复;另一边考虑到S买家是举足轻重的合作对象,A公司害怕破坏双方关系而不敢强硬要求其还款,以至于S买家一直不理会此事,拖欠A公司50万美元货款几个月之久,严重影响A公司正常运作。
案件启示:
回顾这宗拖欠案,并非销售规模庞大、分支机构繁多、资金实力雄厚的集团型买家就不存在信用风险。在出口实务当中,买家信用风险不但包括了买家支付实力变弱的风险——想还但没钱,也包括了买家的道德风险——有钱但不想还。先不论大买家也存在资金周转不灵以致最终被收购或破产清算的可能性,就从道德风险而言,大买家同样会由于内部人员职业修养、自身架构调整、转换供应商的策略、买卖双方合作关系弱化等因素引发起对供应商的不公行为。当中小出口企业在面对强势买家的无理行为时,通常的结果是哑巴吃黄连,有理无处诉。
因此,我国出口企业应当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与专业机构的沟通,通过专业渠道了解买家真实情况,寻求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有效地牵制不良买家,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