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构建诚信体系 维护烟企营销管理关系

来源:烟草在线 2010-03-04 11:45:03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局在整个烟草行业确定和大力实施了烟草上水平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烟草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全面加快烟草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与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整个卷烟零售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卷烟经营企业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现有的企业建设资源,充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局在整个烟草行业确定和大力实施了烟草上水平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烟草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全面加快烟草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与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整个卷烟零售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卷烟经营企业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现有的企业建设资源,充分发挥新型卷烟营销模式的载体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烟草从业队伍的建设,努力推动整个卷烟营销活动向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向逐步转变。尽管宏观层面为烟草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多的机会与条件。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卷烟经营企业在卷烟营销与市场管理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实效的监管,导致市场化营销服务活动质量和效率降低,公正性有所减弱,企业与营销服务对象出现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影响到整个卷烟营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所谓构建卷烟经营企业诚信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卷烟经营企业在满足卷烟零售市场消费需求,全面推进卷烟营销与市场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着力建立和形成卷烟经营企业、营销管理人员与管理服务对象之间内在的公正、诚实、信用关系。真正使之呈现出体系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诚信体系绝不是卷烟经营企业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项单一的简单工作,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建设工程。其必然既要涉及宏观层面的框架构建,还要注重努力把握好卷烟营销与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各个工作环节。制定与实施较为具体的诚信工作手段、诚信措施、诚信工作机制、以及确定诚信工作努力目标等微观层面的工作。通过对卷烟营销、市场管理以及企业建设等多层面进行有效的评价、考核、规范。从而,不断转变卷烟经营企业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的市场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与公平意识。真正在卷烟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卷烟零售业户之间打造一个更具稳定性、实效性的诚信平台,形成良好的营销和诚信关系,以此,推进整个卷烟零售市场与经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影响卷烟经营企业构建诚信体系的具体表现

    实际上,就目前卷烟经营企业所倡导与推进的诚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诚信工作开展的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和有效,基本上处于表面化、形式化的发展状态,卷烟经营企业并没有真正构建起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卷烟营销与市场管理要求的诚信体系。做好诚信工作的思想理念还仅仅表述为卷烟营销以及管理人员主观意识与道德操守,缺少必要的评估手段和监管措施。

    1、诚信工作缺乏必要的“透明度”,无法打开对外沟通联系的“窗口”。

    具有较强垄断性的卷烟经营企业一直以来处于国家政策的保护之下,不管是卷烟营销还是市场管理都实行专卖体制与统一经营。卷烟经营企业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使其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与自主性。卷烟经营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接触相对较少,企业管理与建设信息对外开放度较弱,外界对卷烟经营企业缺少必要的了解和认知。加之,卷烟经营企业在卷烟营销活动中没有市场化所需的竞争压力。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导致整个卷烟经营企业信息对外公开透明度不强,从业人员开展卷烟营销与市场管理工作诚信意识相对弱化,没有充分发挥出诚信工作对卷烟营销与市场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与指导作用。

    2、诚信工作缺乏必要的“监控器”,无法为促进卷烟营销活动有效开展“助力”。

    卷烟经营企业所开展的诚信工作成效与质量一直取决于卷烟营销或者管理人员的工作自觉性与道德观念。这就使得烟草企业从业人员在开展诚信服务工作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与灵活性,缺乏必要的监管与调控。这就必然为卷烟经营企业营销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埋下了潜在的风险与不稳定因素。以目前被各种媒体曝光和争论的广东顺德烟草稽查人员向卷烟零售业户索取“信息通知费”为例,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在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某些执法人员执法犯法,公然以谋取个人不法利益为目标,在执法过程中进行“暗箱”操作,以向卷烟零售业户提供企业监管信息为名收取好处费。实际上,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由于卷烟经营企业对从业队伍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和管理措施,导致个别从业人员诚信意识缺失,置卷烟零售业户利益于不顾,实施了扰乱卷烟零售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因此,如何进一步增强烟草企业从业队伍的诚信意识,加大卷烟营销以及市场监管工作力度,应当成为卷烟经营企业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3、诚信工作受到垄断“政策牌”影响过重,导致企业从业人员诚信观念转变相对滞后。

    一直以来,烟草企业在国家专卖体制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和保护下跑马圈地,不断增强自身的垄断性。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卷烟经营企业的营销活动以及市场管理依然保留着较重的垄断痕迹。在卷烟品牌培育、卷烟订货以及市场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卷烟零售业户的切身利益,随意制定有悖市场营销规律和不符合卷烟零售业户经营需求的规定和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卷烟经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导致其在开展营销与管理工作时不自觉地增加了自身的主观意识,采取的手段和措施过多的掺杂了人治、强制等不合理因素。这些负面因素的存在都对诚信工作的开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卷烟经营企业构建诚信体系需要把握的主要环节

    首先,必须进一步明确诚信工作目标。目标决定方向,目标决定趋势。离开了切实可行的诚信工作目标,卷烟经营企业所开展的诚信工作必然会呈现出不系统、不规范的发展状态,很难真正取得诚信工作新成效和新发展。因此,卷烟经营企业在构建诚信体系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诚信工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诚信工作更具可操作性,明确卷烟经营企业诚信工作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推动整个诚信工作向着科学、规范的方向转变、发展。卷烟经营企业在制定和明确诚信工作目标时,必须与当前烟草行业“两个至上”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以切实提升和密切卷烟经营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以建立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经营秩序为着眼点,着力构建更具现代企业特征的诚信体系。

    其次,必须进一步完善诚信工作内容。个别卷烟经营企业一味地将诚信工作当作“务虚”的工作来开展。这就使得企业诚信工作内容不健全、 不完善,缺乏实效性与可执行性,在开展诚信工作中极易流于表面化、消极化的发展趋势,无法真正实现诚信工作的预期目的。因此,卷烟经营企业必须根据企业建设和市场发展的大环境和新形势,着力完善诚信工作内容。

    1、实现诚信工作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卷烟经营企业必须将诚信体系建设融入到卷烟营销、市场管理以及企业建设的活动中去,使之成为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从卷烟经营企业各项活动和建设的发展实际来看,诚信工作不应当是独立存在、自成体系的。因此,卷烟经营企业应当通过卷烟营销服务、市场管理以及企业建设等活动来具体体现诚信工作的重要作用。

    2、卷烟经营企业必须细化诚信工作措施。企业应当本着“深入、实效、科学、持久”的原则,不断细化诚信工作目标,真正使之更具操作性与执行力。卷烟经营企业应当制定诚信工作方案,细化诚信工作操作规则和操作流程,按照卷烟营销服务、市场管理等工作类别有针对性地制定制度与规定。对卷烟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开展诚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积极引进卷烟零售业户的参与,进一步扩大诚信工作的覆盖层面。因此,强化烟草从业人员诚信工作细节化管理,这就要求卷烟经营企业既要确保构建诚信体系的整体框架,还要不断完善诚信工作内容。

    3、诚信体系建设需要引入机制保障。卷烟经营企业所开展的诚信工作应当成为提升从业队伍建设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卷烟营销管理关系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卷烟经营企业必须制定更加规范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切实保证诚信体系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如果卷烟经营企业仅仅依靠企业员工的自觉与自主性来提升自身的诚信意识。那么,将会使得诚信工作处于无序发展的境地,无法保证诚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不能更好地发挥诚信工作的积极作用。因此,卷烟经营企业必须从制度的层面来思考如何构建诚信体系。对构建诚信体系的流程、目标、环节、措施、要求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以机制与制度的形式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评估、考核与检查。力求使之不断规范、充实、完善和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构建诚信体系是提升卷烟经营企业营销与管理水平和实力的重要环节,对于进一步密切企业与营销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卷烟经营企业必须全面提升营销管理人员的诚信意识,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将诚信工作深化、细化。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动整个卷烟经营企业实现康健、快速、和谐发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全国中小学启用新版统编教材


新华社 2017-09-02 12:00:00

证明开具新规 告别20项“奇葩”证明


互联网 2016-09-11 22:22:15

野鸡大学辨别方法


360百科 2016-05-23 00:07:00

圆通丑闻


网络 2013-12-24 18:18: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