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网购被“黑”网上钱货交易的信用危机

来源:福建之窗 2010-02-24 11:39:48

网上开店铺有多难不超过10分钟便可搞掂   现实中想开店卖商品,需要跑工商、税务等部门,相关申请、核实手续是必须的。那么,想到网上去卖东西,又需要什么程序呢?   芳草幽香(网名)在泉州市区有家时尚饰品小店,同时在网上也开了家饰

  网上开店铺有多难不超过10分钟便可搞掂

  现实中想开店卖商品,需要跑工商、税务等部门,相关申请、核实手续是必须的。那么,想到网上去卖东西,又需要什么程序呢?

  芳草幽香(网名)在泉州市区有家时尚饰品小店,同时在网上也开了家饰品商铺。这家店铺老板告诉记者,她在网站上注册商铺发布产品信息很简单,整个申请过程不超过10分钟,并且很多注册项目是非必填的。

  “你只需要填写一些简单的个人信息和公司的基本信息,譬如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等。可以选填法人代表、年营业额和管理体系认证。”“芳草幽香”说即使随便填写一些信息也能通过网站的E-MAIL认证,随后,你只要记下用户名和密码,便可长期在网站上发布预售商品的信息。

  记者尝试地在她所说的网站上注册了一家出售时尚饰物的店铺,果然如此。

  上网买到假货怎么办一些市民遭遇解决难题

  现实生活中的商店,消费者进去后可以随意挑选商品,可以看到品牌、厂家和生产日期等信息,可是网上的商铺所有展示的产品都是虚拟的,看得见图样,却摸不着东西,很难辨别真假,很多市民反映网上购物容易上当。

  记者随后从工商部门了解到,虽然,现在的网上商铺都推出先拿货后付款的服务,但一些具有诱惑力的产品都出自一些杂牌商家,很多市民在拿到真实产品之后还是不能正确判断商品的真假。而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虽承诺在他们网站上购买假货后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退货,但一些市民想退货时,却常遭遇“拖泥带水”式的服务,基本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网上交易投诉在上升工商称法律方面存有空白

  网友买了假货后投诉难,工商部门处理起来也难。泉州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颜主任介绍说,这几年网络交易方面的投诉呈上升趋势,网上出现了一些如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等的违法经营行为,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一些网上商铺擅自夸大经营规模或注册资金,谎称自己是“最大的××公司”或“惟一的××”,或利用网络商品只能利用图片等感知的缺陷,出售一些假冒伪劣商品。

  针对种种违法经营行为,工商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网上巡察等,对市内一些企业或商铺的网上经营活动进行监管,虽然屡见成效,但由于国家尚缺乏针对互联网交易方式和过程的规范性法规,只能运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如《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某些条款进行规范,并不能构建健全的网络交易的诚信体系和规范制度,长此以往,网络交易平台将难以维系。

  违法主体难以界定一个投诉往往牵涉多地

  一般的网络交易至少涉及四方:网络服务提供商、交易平台提供方以及买卖双方,还可能需要银行转账,而他们有可能分布在全国不同省市。

  颜主任解释称,工商部门对网站虚假信息的管理是以服务器所在地为准,即服务器在哪里就归哪里的工商部门管理。但12315消费者指挥投诉中心接到的许多网络方面的投诉,有一些是在本市发生交易行为,但卖方在其他省市,服务器即网络服务提供商又在另一省市,本市工商部门对外省市其他方均无管辖权,市民只能到异地工商部门去投诉,增加了对此类案件的查处难度。而由于多方参与这一交易行为,各方法律责任尚未有清晰界定,工商部门在执法时也有困难。

  “一些卖家并没有经过工商部门核准登记,无营业执照,而且经营场所也不确定,有些卖家在网上公布虚假地址、电话等信息,工商人员在执法时较为困难。”

  有人网上买手机:被“黑”了

  工商部门称,泉州经营性网站不下5000家,今年已处理咨询申诉举报案102起

  早报讯(记者蔡兰春杨璇)泉州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指挥中心日前接到温州市民郑先生的一封信,信中说他在网上购买注册所在地为泉州的一家商铺的诺基亚N90手机,耗了时间,花了钱,结果却连个手机影子都没见着。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了温州郑先生。郑先生称,7月23日,他在淘宝网上看见一家“远东通信”的商铺在出售诺基亚N90手机,一口价1000元,网上汇款免手续费,收货满意后卖家才拿钱,保证货款安全。

  郑先生说,市面上的诺基亚N90手机一部要卖到五六千元,郑先生觉得价格诱人,但不大相信网上购物的安全性,便拨通了网页上联系人的电话。接电话者自称姓李,他告诉郑先生手机质量绝对保证,但此款手机不支持网上支付,郑先生必须先付钱,他们才会寄货。

  郑先生正在犹豫时,对方又补充说如果不相信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可以亲自到泉州来取货。郑先生考虑温州到泉州的来回路费和时间,最后还是决定通过电子汇款先付款。

  郑先生汇完1020元后通知对方,对方承诺当日下午立即发货,第二天早上货到温州后便通知郑先生提货。第二日,郑先生并没有接到对方电话,一直放心不下的他打电话进行询问,对方回答“货可能下午3点才能到”。到了下午,郑先生依旧没有看到手机,他再次致电对方询问原因,对方说货在路上被扣了,要罚款30%,需要郑先生再汇300元到账户上。郑先生觉得其中可能有诈,便要求对方退款,对方答应第二天便退。次日,当郑先生再次与对方取得联系时,对方却称郑先生因为违约,必须交200元违约金。

  之后,郑先生多次与对方交涉,对方虽然答应退款,可却一直拖延时间。一周后,郑先生发现那家店铺从网上消失,原先的两个联系的手机号码变成“不存在”,一个固定号码已停机。不过,网上又陆续冒出了另外四家商铺,“他们所说的店铺位置、提供的相关资料、发布的商品信息都一样。”郑先生怀疑系同一伙人所为。

  记者随后从泉州市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泉州区域内的经营性网站不下5000家。12315系统今年以来已处理涉及网络经营的咨询、申诉、举报案件102起,内容主要涉及主体非法经营、商标侵权、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方面。

  网上交易失信谁买单

  业内人士:这是网站的义务

  对于责任的认定,目前存在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易平台提供商应该负起一定责任。而也有人认为,交易平台提供商只负责提供交易平台,至于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去管理和规范。

  慧聪网福建大区总经理蔡卫华则认为网站不仅是一个提供交易平台的载体,“信息是借助网站发布出来的,对信息的识别认证是网站的义务。”

  如何能保证网上交易信息的可信性,蔡卫华说,首先要对发布商情的商铺进行资格认证,可以借助第三方。一些大型的认证公司有专门的体系和技术对网上的信息进行辨别,网站与他们联手既能保证商情的正确性和保障网站的信誉度,也能确保消费者的利益。

  其次网站不要贪大贪全,自身要制订完善的制度和规则,并适当抬高注册门槛,不能让任意个人或企业都能注册并发布商品信息。每个网站对自己能识别真假信息的专业有限,最好不要让超越自己识别范围的信息在网上发布。

  另外,许多网站提出了先行赔付的后期补救措施,蔡卫华认为不完全可行,一些先行赔付的补救措施只适合于金额小的个人物品,对一些大宗物件先行赔付可行性不高,也不可能对所有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进行赔付。“对于一些发布假信息的企业和个人,需要在网络上对其进行惩处,并联合其他网站进行抵制,有效构建网络交易的诚信体系。”

  工商人士:无法要求卖家注册

  由于网络上许多卖家只是个人小规模地在短期内卖出一些新旧商品,不同于个体经营者,并没有前期投入或经营资本,颜主任说工商部门不可能对每个卖家进行工商注册。

  法律人士:出台法规填补漏洞

  目前我国法规对网络违法行为发生时,交易参与各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及行政执法部门的管辖权问题还没有清晰的界定。怎么有效的规范网络交易行为,华侨大学法学院吴老师认为,有赖于国家制定相关法规,或对现有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明确各方责任,才能有效打击违法行为的发生。

  针对目前工商部门在处理网络违法问题时,一般认定服务器所在地为违法行为发生地,吴老师认为由于卖方所在地并不固定,且流动性强,而服务器所在地可能与卖方不在同一区域,该谁来管会出现矛盾。如果参与交易各方所在地都有管辖权,也许能避免管理上的漏洞,解决由于涉及区域多而无人管的问题。

  提醒:如何识别网上假信息

  1.不要轻信商铺公布的认证材料。有些商铺为了增强自己发布的商情的可信度,公布一些商品执行标准和营业执照等,但实际上公布的很多执行标准是伪造的。

  2.不要购买一些价格过低的产品。网上有一些商品打着水货的旗号,以低于现实市场价的价格出售,这些商品通常都是假货。

  3.多质疑商品信息发布主体是否具备合法资格。网上有些注册的商铺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网友在购买某个商铺的商品之前,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登录到工商局的网站查看这个店是否在工商部门登记过。

  4.在网上购买物品,切记要先看货后付款,并保存电子单据,记得向对方索取发票和收据。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9种严重交通违法 今后要受到失信惩戒


都市快报 2016-12-05 07:47:00

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消除需5年 是否影响贷款看各家银行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4-04-24 10:06:19

2014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14-04-21 23:34: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