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伟前两天,人行苏州支行在干将路举行了“信用记录关爱活动”,不少市民冒雨去查看自己的银行信用记录。市民们担心,因为疏忽导致信用卡账逾期等行为将会给经济信用带来污点,并跟随自己一辈子,以后想要从银行信贷可就难了
□钱建伟
前两天,人行苏州支行在干将路举行了“信用记录关爱活动”,不少市民冒雨去查看自己的银行信用记录。市民们担心,因为疏忽导致信用卡账逾期等行为将会给经济信用带来污点,并跟随自己一辈子,以后想要从银行信贷可就难了。去年深圳一市民因为8次逾期还贷记录导致个人信用等级下降,被3家银行拒绝了贷款请求。
如果社会处于普遍失信状态,少数人恪守信用不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甚至可能遭致更多的损失。相关部门建立起“不良信用记录”无疑是出于良好初衷,为的是能使相关部门与个人防患于未然,避免因与缺乏诚信者合作而蒙受损失。然而,市民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信用污点成因很复杂,绝不全是主观故意拖欠,有的人生性大意,有可能忘记及时缴费和还款;也有人曾因银行系统升级“无意”产生了不良记录。目前的“不良信用记录”都是单向做出的,当事人并不知道其有怎样的“不良信用”被记录在册,因而也就不存在当事人过目并签字确认问题。这种单向行为也使当事人没有辩解与复查的机会,未有当事人确认无异议这样一个环节,其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在当事人不可知情形下记录其“不良信用”,剥夺其进行辩解与复查的机会,只让其无条件承受后果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由于一时疏忽而让不良记录跟随人们一辈子,是很不公平的。
另外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着的,所以并非一切都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人的处境会变。有的人以前信用卡费逾期,并不就等于当他经济条件好转时就一定也会拖欠。再比如人的道德水准也会有变化的可能。有的人以前可能道德水准相对为低,但经过教育或反思之后或许就提升了,那他从前拖欠费用而今就可能不再会了。在此种背景之下,他以前的“不良信用”用之于现在的他还能“准确”吗?
其实一个社会在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时候,是非常注重平衡个人权利的,表现在信用收集中注重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与异议权,对于本人提出异议的信用记录,将会加以屏蔽或者特别标注的方式,防止误伤公民。坦言之,这些方面我们一些信用建设还有不足,有些人直到贷款被拒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上了 “黑名单”,这体现了公民的知情权与异议权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建立个人信用记录,不能成为银行独享的单边权利,而必须依法尊重每个公民的知情权和申诉权,让民众成为信用建设的积极参加者,而不是被动适应者。简单易行的方法很多,像每年给客户寄一份“信用记录”,试一把有何不可。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