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从而拿到20分的高考统考加分,厦门多名高中生在被国际田联授予“金牌路跑赛事”的厦门马拉松比赛中作弊,目前“假跑”丑闻中已有31人被取消成绩。 新闻中有句话
为了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从而拿到20分的高考统考加分,厦门多名高中生在被国际田联授予“金牌路跑赛事”的厦门马拉松比赛中作弊,目前“假跑”丑闻中已有31人被取消成绩。
新闻中有句话让我耿耿于怀:“对于任何一项政策而言,初衷总是好的,只是难以抵挡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异化,高考体育加分也是如此。”按照这句话的潜台词,好政策的变味、异化,恍如上天注定,在现实中已经稀松平常了,怎不叫人心中五味杂陈?
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确有鼓励素质教育的良好初衷,也是得到教育部首肯的,因此可以称之为“好政策”。如果站在贫困落后地区学子的角度想一想,它也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美。国家级运动员、“三模三电”、棋类比赛、球类比赛……这些可以为高考加分的项目,在贫困落后地区要么根本开展不起来,要么不具备测试条件。而那些城市里的学子们,却能实至名归地享受“好政策”的好处。
但有些享受到了高考加分“好政策”的考生,却还要“好上加好”,不是通过真材实料而是通过作弊来坐享“好政策”的实惠。2004年西安曝光的“批量制造”二级运动员证丑闻、2006年湖南曝出的“上千名体育特长生造假事件”,2009年浙江曝光的高考“三模三电”舞弊案等等,让人们看到“好政策”已经异化到了何种程度。像“三模三电”弊案,考生只要交纳培训费和交际公关费,就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这不就是形同贿赂的拿钱换考分吗?在多一分超百人甚至千人的高考竞争中,如果他们作弊成功拿到20分,和那些与“好政策”失之交臂的学子相比,在高考中胜出的几率岂止高了一点点?
这些作弊的高考考生,浑然不觉他们能够享受“好政策”相比有些学子已经是一种资源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不公平,又通过作弊加剧了既有的不公。对于如此行为,如果轻轻放过,仅以取消客观后果即撤销证书、成绩了事,显然不足以以儆效尤,难以抚平那些因客观条件不能享受“好政策”的学子之心,也无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高考环境。
与此前媒体报道的少数民族身份造假的高考状元一样,这些在加分项目上作弊的高考考生,年届十六七岁,绝非年幼无知,很清楚自己行为的性质,否则也不会通过种种偷偷摸摸的行为来作弊。因此,他们造假被曝光,只能归咎于他们拿着诚信打水漂。对于这样的考生,和那些为作弊放行或创造条件的教练、测试员,如果不将这一诚信污点记入其个人档案,作为其人格的真实记录,又何以激恶扬善,何以建立公平和诚信的社会风气呢?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