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远离诚信 信任危机制约着陶瓷行业发展

来源:慧聪建材网 2010-01-19 10:16:04

据媒体报道,“代表中国绿色建筑目前最高成就的万科中心声称,建筑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并非什么特别的高科技产品,是在方圆500英里范围内就可以生产的,但是,却找不到一件中国制造的陶瓷。” 是万科财大气粗,瞧不起质

    据媒体报道,“代表中国绿色建筑目前最高成就的万科中心声称,建筑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并非什么特别的高科技产品,是在方圆500英里范围内就可以生产的,但是,却找不到一件中国制造的陶瓷。”

    是万科财大气粗,瞧不起质优价廉的国产陶瓷砖?还是中国陶瓷达不到国家或国际相关环保标准?抑或是担心采用了国产建材,有损这座融合了大量节能环保技术成果的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

    毫无疑问,万科中心所昭示的是因为质量体系缺乏透明,服务意识有待强化而“远离”了房地产企业的信任,处于“被采购”的初级模式。“质量信任”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成为了陶瓷行业人士关注的话题。

    在当今中国建陶行业,几乎每家陶企都会说出N个“品牌”渊源和故事、品牌策划大师“造品牌工程”3~5个月就能“水到渠成”,但是,品牌及其质量却难以得到终端(尤其是五星级酒店)用户的信任。在陶瓷制造工艺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这看似不可思议的话题,为何会变得如此沉重?是终端用户对陶瓷质量缺少认识?还是陶瓷产品质量本身就有待“商量”?!

    说起质量,国内建陶企业,无论是一线品牌,抑或是二线品牌,每家品牌企业都会列举该公司产品质量的技术参数是如何如何过硬,什么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什么指标高于欧洲标准,但是,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因为质量问题而被投诉的品牌企业却不在少数,并且都是人所共知,而又讳莫如深。

    当然,企业人士谁都不想将“家丑”外扬,即使是被外界揭了“丑”,也要“抓根稻草来遮羞”。防微杜渐,或许不止于体现在“政府报告”,企业的“质量信任或者是质量潜危机”更需防微杜渐。而要做到防微杜渐,企业的信息公开和流通必不可少。或许,这正是中国建陶企业需要重修的一课。惟有如此,中国建陶才能取信高端用户,否则“远离信任”如同“缺斤少两”的阴影,将制约中国建陶高端品牌建设,而停留在低水平“物美价廉”的自我安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6月新增123人被限乘火车 381人被限乘飞机


中国新闻网 2018-07-03 17:32:50

诚信体系建设:惩治失信行为弘扬社会正气


人民法院报 2016-03-16 20:00:39

川大女博士信用记录“被不良”贷款买房差点黄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4-01-16 13:41:20

食品药品信用将被记录


大公网 2013-08-31 22:39: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