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婚姻“卖身契”背后的诚信拷问

来源:天山网 2010-01-15 11:49:21

5年前,南京的单身爸爸赵军为俘获女友芳心签订财产协议,自己的财产归对方所有。他本以为能白头到老,可以不分你我,没想到婚后不久,双方就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现在,妻子坚决要求离婚,同时要求赵军履行婚前协议,放弃所有财产。法官认为&ldqu

   5年前,南京的单身爸爸赵军为俘获女友芳心签订财产协议,自己的财产归对方所有。他本以为能白头到老,可以不分你我,没想到婚后不久,双方就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现在,妻子坚决要求离婚,同时要求赵军履行婚前协议,放弃所有财产。法官认为“卖身契”有效,财产分配完全遵循婚前财产协议,赵军是名副其实的“净身出户”。(1月14日 《扬子晚报》)

    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婚前协议嘱明财产全归女方,离婚后男子“净身出户”不存任何争议。商业社会的当下,各种协议不仅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更是维权的重要依据。然而我们看到发生在南京的这起婚姻财产协议案,却引发了人们对于人间道义的追问。说实话,我无力谴责“卖身契”的婚姻伦理是否得当,然而实实在在感受到这是“杯具城市”社会诚信危机的投影。

    倒不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让我们走进了物欲横流的“惟物质不光荣”的世界,从而杀死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但是一系列经济产品及这些产品引发的质量和安全等问题,却着实令我们陷入一种诚信焦虑之中,遂而导致了诸如“拾金不昧反遭恶报”及“畏于恶报不敢捡钱”的社会怪相,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整体道德体系的瓦解,令我们的社会处于零度道德边缘。试问,在经济生活唱主流的今天,当一些所谓的知名企业依靠谎言来维系问题产品公共形象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能不为猜疑和防范所裹挟吗?

    从这个角度看,婚姻“卖身契”的出现,正是猜疑和防范语境下的一种自我救渎,更是经济观念向婚姻透过程。诸如“剩女”、“杠杆女”、“嫁碗族”之类婚姻观的出现已然表明,时下的婚姻择偶,愈来愈现实地贴近经济角度考量,而非谈情说爱般“幼稚”了。当择偶标准为越来越多的,比如房子、车子等经济砝码所占据时,婚姻也就不单单是两厢情愿的爱字那样简单了,身份、地位等面子或里子无不与之相捆绑,形成一种经济婚姻观,甚至衍化为婚俗。“卖身契”正是这样一种饱含经济寓意的“为爱卖身”,非此不能赢得对方的芳心,非此不能换来信任。

    “卖身契”让我们放弃了个人尊严、诚实和教养的道德底线,沦为追逐实利的低级经济动物。因此,貌似爱情婚姻保鲜剂的“卖身契”,在被放置到利益交换的平台上,是否随时可以被一场交易的小风吹走,或许已是不言自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诚信 享“绿色通道” 失信 多部门联合惩戒


华商网-华商报 2017-08-23 11:18:34

你会正确使用信用卡吗?


网络 2014-06-06 10:51:58

信用体系建设要过好“共享关”


网络 2014-05-09 22:14:33

快递服务不在于实名而在于诚信


东方网 2014-01-08 13:32:3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