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山日报》报道,1月4日是《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不少外来人员兴冲冲地来到所在社区的流动人口服务处,希望能够立即办理居住证,从此由这个城市的“暂住者”变成真正的“居
据《中山日报》报道,1 月4 日是《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不少外来人员兴冲冲地来到所在社区的流动人口服务处,希望能够立即办理居住证,从此由这个城市的“暂住者”变成真正的“居民”。然而,他们却被告知,“由于系统尚未完善,暂时无法办理”。
最近,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一直是舆论的热点,公众期待颇高,尤其是外来务工群体,加之媒体跟进得力,宣传得当,无疑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然而,在人们翘首以待“居住”新政实施的受理首日,却因系统尚未完善不能办理,难免让人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诚信态度产生质疑。
诚然,从“暂住”到“居住”,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做出这样的改变,表明了当地政府对外来人口身份的认同,也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魄力和勇气。毕竟,这样的一种改变,不仅大大增加相关部门的工作量,而且由于居住证“附加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对政府的财力、物力、能力也是一个考验。据业内人士介绍,居住证的推广 “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办理及后续一系列红利的覆盖所涉的部门除了公安、劳动保障、租赁办、法制办、信息办、人口计生局等,还包括工商、质监、教育、国土房产局等多家政府部门。换言之,办理居住证的沟通与协调环节中的诸多细节并非流管办尽一己之力就可以解决,还是需要回到现实的行政效能的系统中去解决。
如何解决?在笔者看来,居住证受理首日受阻,实际上是一面镜子,照出某些部门的诸多问题。事实上,如果各相关部门“强力推进”,同时“摒除部门利益,提高行政效能”,并且“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考核,落实奖惩”也许就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因为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解读,政府既然对百姓作出了承诺,但就是迟迟不解决,这也是对民意的忽悠与伤害。
因此,《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既然正式实施,就应该让“居住证”当好连接民意的连心桥。对如何管理、用好居住证,作出周到的制度安排,制定具体的界定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监督问责机制。对办理居住证百般刁难、敷衍民意的情况进行问责。以群众的满意度与互动的工作效率为办理居住证效率的衡量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还要有监督机制。什么时候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政府应该给处理群众诉求列出时间表,并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