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驰名商标造假的“源头祸水”在哪里

来源:检察日报 2009-12-16 09:42:37

辽宁省多个中级法院的法官及数十名律师卷入“驰名商标造假案”,其中尤以抚顺中院为案发重灾区,据传已有法官、律师在调查过程中自杀,“因此事情变得非常敏感”——&mdas

  辽宁省多个中级法院的法官及数十名律师卷入“驰名商标造假案”,其中尤以抚顺中院为案发重灾区,据传已有法官、律师在调查过程中自杀,“因此事情变得非常敏感”———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的长篇报道,为我们揭开了驰名商标司法认定过程中的种种黑幕。

  作为普通消费者或许很难想象:任何一个商标,不管多么默默无闻,只要伪造一个子虚乌有的侵权者,商标拥有者通过打官司,就可以请求法院认定此商标为“驰名商标”,然后获得地方政府的巨额奖励———这就是“驰名商标造假案”的基本操作路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有律师“帮忙”、有法官“配合”即可,而造假者获得的利益却相当丰厚———很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奖励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沈阳前几年是500万元,现在是300万元,南方的一些省份也有5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奖励。

  作为消费者,我们一直感到很疑惑:如今的驰名商标咋这么多?很多所谓的“驰名商标”为何闻所未闻?是我们孤陋寡闻还是那些商标本就是无名之辈?通过上述报道,我们一下子全明白了。

  于是,我们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并感受到了强烈的讽刺。讽刺之一:某种商标是否驰名,竟然不是由市场说了算,不是由消费者说了算,而是由某种公权力说了算;讽刺之二:即使由公权力说了算,也应该由市场监管机构认定,而通过司法途径认定驰名商标,显然是牛头不对马嘴;讽刺之三:如此廉价的所谓“驰名商标”,地方政府竟然如获至宝,不惜慷纳税人钱财之慨重奖之。

  驰名商标造假的“源头祸水”在哪里?似乎在于一些律师、法官合谋造假、知法犯法;似乎在于相关企业的名利冲动,打肿脸充胖子;似乎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扭曲的政绩观,辖区内有多少企业拥有驰名商标,任期内有多少企业获得驰名商标,都是大大的政绩工程,为了让政绩更光鲜,慷纳税人钱财之慨算得了什么?似乎在于驰名商标司法认定本身,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认定方式,不仅让造假者有空子可钻,而且大大降低了造假的“技术含量”。

  既然通过司法途径认定驰名商标如此容易,既然地方政府如此喜爱驰名商标,那么驰名商标造假便合乎逻辑、势所必然。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一些法官、律师与企业合谋造假,不如说是司法认定机制与地方政府合谋造假———驰名商标造假的“源头祸水”在这里,而不在造假者那里。

  驰名商标造假及驰名商标泛滥,欺骗了消费者,破坏了市场公平,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政府和司法的公信力。笔者不揣浅陋,呼吁取消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让司法归司法,市场归市场;进一步说,应取消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公权机关主持的驰名商标认定,将驰名商标的认定权交还给市场和消费者———美国政府没有认定可口可乐是驰名商标,日本政府没有认定索尼是名牌产品,但谁能否定他们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公信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别让“认钱”摧毁认证信誉


网络 2014-06-17 17:54:25

你会正确使用信用卡吗?


网络 2014-06-06 10:51:58

2014年,谁上了银行黑名单?


网络 2014-05-15 21:59:1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