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12月14日讯(记者陈淦璋)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国家标准宣贯会上获悉,我省将全面铺开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结果纳入全省信用信息系统,并作为申办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以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本报12月14日讯(记者陈淦璋)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国家标准宣贯会上获悉,我省将全面铺开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结果纳入全省信用信息系统,并作为申办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以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将纳入“黑名单”,予以公开曝光,并实行严格监管。
据介绍,我省于2008年在食品、特种设备、建材和机械制造4个行业约1000家企业开展质量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其中三成以上企业评为A等,约5%的企业被评为最差的D等,已公开曝光。
今年,国家高度重视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作为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的国家统一依据,已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通则》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等,每等又可细分为三级。其中,D等企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质量信用风险很大,企业违法生产经营,且给社会和顾客造成重大人身危害、经济损失或社会不良影响的企业。被评为D等的企业,经报省质监局同意后将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披露和曝光。目前,我省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具体由省信用建设促进会承担。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