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市场交易失信失范的行为逐步被制约。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征信体系建设涉及的诸多环节目前还不尽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在现实运行中也就难免遭遇种种尴尬。
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市场交易失信失范的行为逐步被制约。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征信体系建设涉及的诸多环节目前还不尽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在现实运行中也就难免遭遇种种尴尬。
一位从事贷款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银行对中小企业私营业主的贷款主要考虑抵押品、企业产品和私营业主的人品这三个方面。私营业主的人品也就是个人的诚信考察。因此,要想获得贷款,中小企业私营业主的个人信用记录必须是好的,不能上“黑名单”。可实际贷款操作中,极少碰到过中小企业私营业主有不良记录的。这其中不乏这样的情况:一些私企业主在有了不良记录后,就把法定代表人换成亲属,自己变成实际的控制人,这样即使银行要想查也查不出问题。
据介绍,完备的个人征信应包括以下相关内容:以识别个人身份以及反映个人家庭、职业等情况的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与金融机构或者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机构发生信贷关系而形成的个人信贷信息;个人与商业机构、公用事业服务机构发生赊购关系而形成的个人赊购、缴费信息;行政机关、行政事务执行机构、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形成的与个人信用相关的公共记录信息;以及其他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的个人信用体系中记录的内容还远达不到上述要求。
导致个人信息数据单薄的重要原因是,目前国内在征信体系的建设方面,尚未确立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和交换标准。在数据采集上,各征信机构基本上以满足自身需求为原则,数据采集“各自为政”,这难免导致个人信用评估中需要的一些关键要素和关键数据在采集过程中被遗漏或疏忽,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缺乏必要的保障。当前与信用有关的大量信息都分散在众多的行业部门,如工商、税务、交通、银行、证券、保险、公安、法院等。由于相关技术标准未建立,这些部门间的信息和数据流动性和公开性差,致使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闲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随着信用在社会结构中越来越重要,中国的信用体系蛋糕也越变越大,由于体制的原因和部门既得利益的驱使,造成信用信息的部门控制、条块分割、相互封锁,缺乏有效共享,大量有价值的信用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这些部门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力图建立以自己为首的信用体系。
除了共享一些部门的信用资料外,征信市场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目前这个市场的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手段。由于我国的评估机构市场发育较迟,缺乏必须的市场准入门槛和资质认证,评估机构的征信实力与专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造成征信市场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这些都会影响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
目前,最困扰相关部门的是,个人征信活动没有系统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由于个人征信数据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方式和保密的程度都要有法律依据,而个人信息提供者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在提供数据时也需要规范相应的法律风险,以避免提供者因缺乏相应内控程序,而导致数据失实情况的出现。因此,业内人士指出,征信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完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