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来源:焦作日报 2009-11-18 08:47:01

今年9月份以来,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0部委《关于印发〈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和《焦作市预防职务犯罪办法》的要求,市检察院同市发改委等11个部门共同会签文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工程建设、卫生医药、金融、教育、国土资源、

  今年9月份以来,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0部委《关于印发〈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和《焦作市预防职务犯罪办法》的要求,市检察院同市发改委等11个部门共同会签文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工程建设、卫生医药、金融、教育、国土资源、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行有行贿犯罪记录者禁入制度,于2009年11月13日开始实施。在该《办法》实施之际,记者就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有关问题采访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申军。

  记者:什么是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申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是指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有行贿罪的个人和单位建立犯罪档案,以便有关单位或个人查询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工程建设、金融信贷、招生录用、土地出让、产权交易、供货采购等行为,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一种工作方法。

  记者:请你谈一下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范围有哪些?

  申军:查询的范围主要包括: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构成犯罪的发生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资金拨付、竣工验收、医药医疗器械采购、信贷审批、学生招录、经营性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大宗物质材料、设备采购等过程中的个人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

  记者:此项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和经查询证明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将会承担什么后果?

  申军:《办法》规定: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是由查询单位和个人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负责受理,在资格审查阶段进行。凡来我市参加工程项目建设、医药采购、政府采购的投标人(以下简称“投标人”)和信贷、招生、经营性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的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都应当提供由当地检察机关出具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证明,来确认以上投标人、申请人的法人和委托代理人、项目经理、承办人有无行贿犯罪记录。

  对经查询证明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或个人,政府相关部门将依照法律法规区别不同情况作出以下严肃处理,包括:(1)取消本次投标、交易供货、出让、信贷、招录等申请资格;(2)取消或限制其在1~3年内进入本市或本行业工程、交易供货、招录、信贷等市场,并进行公告;(3)降低其资质、信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等。

  记者:请介绍一下在开展这项工作中,检察机关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配合情况。

  申军:检察机关的职责一是严格依照法律,及时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供有关单位或个人查询;二是及时准确提供书面查询结果;三是对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开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发展改革、建设、交通、水利、卫生、银监、教育、国土资源、财政、工商等部门及其项目法人、招标人、信贷、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审批人的职责:一是各部门在工程建设、卫生医药采购、信贷审批、招生录用、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中应当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并作为政府投资和事业单位重大项目招投标的必经程序,纳入准入管理。二是对经查询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照法律和监管规定,区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三是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纳入建筑市场、卫生医药采购、信贷审批、招生录用、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行业信用体系管理中,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单位和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和失信惩罚制度。

  记者:对拒不履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部门或工作人员如何处置?

  申军: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职责和本《办法》,造成严重后果,发生职务犯罪案件的;拒不接受有关监督部门提出的监督建议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直至发生职务犯罪案件的;擅自变更或扩大查询结果使用范围的;擅自对外受理或故意提供不实查询结果,利用开展查询之便谋权私利的上述部门工作人员由其主管部门或其他有权机关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并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请谈一下对今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设想。

  申军:随着我市在工程建设、卫生医药、金融信贷、教育、国土资源、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不断完善,我们还将根据情况的发展逐步扩大到其他领域,为行政审批、招标投标、资金拨付、组织人事、行政执法、司法处罚等有关部门提供相关可靠的实证,以利于从上述环节加强防范,遏制贿赂犯罪。检察机关也将充分利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定期分析贿赂犯罪的态势、规律和特点,加强犯罪预警,及时向党委和权力机关提出检察建议。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网络艺术品投资听起来很“雅” 小心是骗局


西安晚报(西安) 2017-12-12 11:51:28

租房市场的“信用”之战


新北京楼市周刊 2017-11-01 21:07:00

网络直播管理规定出台 将建信用等级体系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2016-11-07 18:24:48

你会正确使用信用卡吗?


网络 2014-06-06 10:51: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