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仅一成网友知晓公用事业费拖欠将影响个人信用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9-11-09 09:21:28

自央行开始建立个人征信体系以来,个人信用记录就成为大众的第二张“身份证”。近日,有读者反映因个人出国而耽误半年之久的公用事业费拖欠成为他向银行贷款的绊脚石。那么究竟央行征信系统收集哪些资料,到底对个人信用有什么影

  自央行开始建立个人征信体系以来,个人信用记录就成为大众的第二张“身份证”。近日,有读者反映因个人出国而耽误半年之久的公用事业费拖欠成为他向银行贷款的绊脚石。那么究竟央行征信系统收集哪些资料,到底对个人信用有什么影响呢?

  对此,本报联合新浪财经调查显示,对于央行征信系统收集的个人基本信息、贷款信息和信用卡信息等三类主要信息,网友的认知程度较高,而对于部分地区对公用事业缴费、公积金或法院判决的信息收集,只有12.9%的网友表示知晓。

  贷款和信用卡的还款记录,更多地影响着被记录人个人信用报告的优良。而针对个人信用卡或贷款,偶尔出现一两次短期逾期现象比较常见,对此,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网友表示不应该记录。对此,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或贷款审查时是不会将它作为“不良记录”而拒绝办理信用卡或贷款。

  另外,央行的个人信用记录报告并不会出现“良”或“不良”的字样,因为央行只对信息进行汇总、整合,既不制造信息,也不对个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评判。但是,报告中还是会记录一些负面信息,如“贷款明细信息”中的“累计逾期次数”、“最高逾期期数”,信用卡“ 个人有欠款逾期未还的信息”等。

  但是,个人申请贷款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可能会说“因为你有不良记录,所以不能贷”,这实际上是工作人员根据个人信用报告中的客观记录,对您的信用状况作出的主观判断。不同的银行、不同的信贷业务员,判断标准可能会不相同,对同一个人的信用状况做出的评判可能就不相同。故虽然调查中表示因为个人信用记录不良而影响贷款申请的占比仅为10%,但是,珍惜个人信用仍显得异常有必要。

  另外,市场上也出现了花钱可以去央行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广告,对此,有专家表示:从技术层面来看,个人的信息是通过专线从商业银行等机构传送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由计算机自动处理。而对于非法广告,也有可能是非法中介为了骗取个人信息而制造的陷阱,相信这类广告只有可能到头来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租房市场的“信用”之战


新北京楼市周刊 2017-11-01 21:07:00

民营个人征信牌照缘何遭遇难产?


互联网 2017-06-12 22:57:14

推进简政放权 建设诚信体系


网络 2014-08-24 22:41: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