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个人信用记录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但哪些信息会被纳入征信系统?个人信用如何查询?信用“污点”该留多久?信用记录出错怎么办?这些问题,至今尚无统一的答案。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
如今,个人信用记录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但哪些信息会被纳入征信系统?个人信用如何查询?信用“污点”该留多久?信用记录出错怎么办?这些问题,至今尚无统一的答案。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作为国内首部征信法,这一新规即将解开公众心头的悬念。
信用记录含哪些信息
今年10月份开始,根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与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签订的征信业务合作协议,消费者恶意欠缴电信费用的情况,将被作为“在信贷、赊购、缴费等活动中形成的不良信用信息”纳入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这将影响到有关消费者今后的信贷申请、就业及其他各类经济活动。此前,窃电和恶意欠缴电费等不良信用信息,也已被纳入上海市个人征信系统。
据统计,自2000年6月28日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正式运行以来,截至去年年底,有关征信系统已收录上海市1800多万人的信用记录。这无疑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诚实守信的理念,引导消费者更为重视自己的信用。
不过,对于个人征信系统,不少市民仍心存疑问:究竟哪些个人信息会被纳入信用记录呢?
说法:根据《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今后有可能被纳入信用记录的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一)个人基本信息,比如个人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二)个人信用交易信息,比如个人在贷款、使用贷记卡或准贷记卡、赊销、担保、合同履行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有关的交易记录;(三)其他个人信息,比如与公民个人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执行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
但是对于下列个人信息,征信机构则不得收集:一是有关个人的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所属党派等信息;二是个人的身体形态、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三是有关个人的收入数额、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及纳税数额等信息。
个人信用如何查询
前段时间,黄先生打算向某银行申办一张信用卡。没想到,在他递交申请材料后不久,银行却给他发来了不予办理的通知书。银行方面称,拒绝为黄先生办理信用卡的原因是他的信用记录有问题。对此,从未查询过自己信用记录的黄先生感到十分委屈,为“一洗清白”,黄先生这才开始向朋友打听该如何查询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
生活中,像黄先生这样不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也不知道怎样去查询相关信息者,不在少数。个人信用记录,到底该如何查询?
说法:《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信息主体有权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征信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应包括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来源和信用信息查询记录。个人每年有一次免费获取其信用报告的权利。
具体来说,根据现行的规定,公民个人凭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即可随时前往征信中心或当地的查询机构,申请查询本人的信用报告或代理他人查询信用报告。个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
信用“污点”保留多久
6年前,因在校期间办理的助学贷款利息没有及时归还,林先生的个人信用记录中出现了“污点”。事后,林先生归还了相关款项。不料前段时间,当林先生到银行办理购房贷款时,他却再次因为多年前的这一个人信用“污点”而被银行拒绝贷款。为此,林先生不得不又一次推迟了购房时间。
目前,各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核中均将个人信用记录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关于信用记录中的“污点”信息保留期限问题,却一直没有个明确的说法。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信用‘污点’的保留期是从该笔贷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保留一定的期限。但由于没有确切的规定,因此从征信系统数据库建立到现在,公民个人的负面信用信息一直被保存在数据库中。”
说法:就这一问题,上海市相关部门表示,市民拖欠公用事业费等信息被纳入联合征信系统,变成个人的信用“污点”后,其保留的时间期限将视公用事业机构的具体业务特点而定,但目前最长的保留期限不超过7年。
而根据《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这意味着,新规正式颁布实施后,个人信用“污点”的保留期限,原则上将不会超过5年。
信用记录出错怎么办
一张信用卡申办了5年却音讯全无,客户到其他银行申请信用卡才得知自己有信用“污点”,而原因却是当初银行输入身份信息有误发生串户所致。
2003年5月9日,殷女士与部分单位同事共同申办某银行信用卡,单位统一收集申办人的个人信息资料后交付银行。之后,殷女士始终没有收到申办的信用卡。殷女士以为自己可能不符合该银行申办信用卡的条件,也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然而去年殷女士到别家银行申办信用卡时,却遭到了拒绝,银行方面透露是她的信用记录有问题。感到疑惑的殷女士到人民银行查询其个人信用记录后才发现,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中有她在银行逾期还款的不良记录和用信用卡美元透支的错误记录。殷女士立即到有关银行进行投诉,经银行查明,确实存在信息登记失误问题。
尽管现在银行已为殷女士纠正了错误,但她对此仍心有余悸:“银行、电信等有权记录个人信用信息的单位,是否有义务保障这些登记信息的准确无误?如果出了问题,作为信息权利人的公民又该怎么办呢?”
说法:《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其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受理异议申请,并在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异议信息的核查和处理,书面答复异议申请人。个人提出异议申请,征信机构未按照前款规定办理的,该信息主体有权以书面方式要求该征信机构一次性删除其全部信息。
此外,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信用信息提供者和信用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还可以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