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个人征信系统:垄断企业的又一利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09-10-28 13:07:36

据多家媒体报道,央行征信中心北京分中心日前透露,偷漏税记录将进入个人征信系统。 近年来,列入和拟列入个人征信系统的信息可谓五花八门:去年三季度,公积金缴纳信息和贷款信息已经进入了征信系统。而今年,在相继传出电费、煤气费、电话费、酒后

    据多家媒体报道,央行征信中心北京分中心日前透露,偷漏税记录将进入个人征信系统。

    近年来,列入和拟列入个人征信系统的信息可谓五花八门:去年三季度,公积金缴纳信息和贷款信息已经进入了征信系统。而今年,在相继传出电费、煤气费、电话费、酒后驾车等等有可能列入征信系统后,环保信息进入征信系统也在日前得到证实。

    我国信用交易快速发展的现实,迫切地要求着一套完善的个人信用状况提供机制。个人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显然有助于社会进步。然而,对于征信系统引入五花八门的信息记录,人们却也不无忧虑——并非公众不希望出现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而是对引入这些信息的目的和可能受益的群体有疑虑。

    信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特别是随着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个人的信用状况愈加被重视。但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并没有及时跟进,目前作为信用交易主体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及信用状况,还不那么令人乐观。

    加之社会流动比较大,市场体制不完善,及法制不健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正如《上海证券报》的分析指出,这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小的消极影响:如削弱了信用作为支付与交易手段的功能、增加了交易成本及损害了市场信誉等。因此,塑造社会信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意义正在于,它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依法“诚实守信”,并用信用制度来规范人们的经济和民事行为。

    而大量信息被不断的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无疑表明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工作正在得到不断推进,并且应该不难预期,随着个人信用信息记录的完善与共享,以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公众的信用意识也必将会得到提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信用城市建设加速推进 如何“接地气”?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6-05-27 11:25:4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