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浙大新生面临学术规范考试将诚信教育入耳入心

来源:中国教育网 2009-10-26 10:47:42

日前,浙江大学6262名2009级研究生参加了一次特殊的考试。他们登录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考试网,通过在线考试方式,回答一份有关学术规范知识的试卷。   一位名叫王彦杰的学生说:“虽然只有20道判断题和20道单项选择题

    日前,浙江大学6262名2009级研究生参加了一次特殊的考试。他们登录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考试网,通过在线考试方式,回答一份有关学术规范知识的试卷。

  一位名叫王彦杰的学生说:“虽然只有20道判断题和20道单项选择题,答案都能在《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里找到,看起来好像不难,但如果事先没有好好学习过《规范》的内容,想要顺利通过并不容易。”

  2006年7月,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聘请各学科有关专家,制定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规范》分社会科学类、人文学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和医学药学类等6大门类,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撰写等各种学术活动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在试行了2年后,浙大又于2008年5月组织各学科专家对《规范》进行认真修订,同时设立研究生学术规范考试网,要求所有新生通过考核,才能拿到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准入证”。

  “研究生阶段是同学们学术生涯的初始阶段,注重学术规范意识的养成,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说,良好的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遵守学术规范是科学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建设与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并采取了切实措施。学校先后出台《浙江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调查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等系列文件,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和学术诚信的教育,做到入耳、进心,并付诸行动。

  除了对研究生科研设立“准入门槛”外,浙大还将学术道德课程纳入研究生、本科生入学教育内容,并抓住专题培训、论文指导等多种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开展学术规范训练,努力使广大同学形成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强烈意识和良好习惯。

  去年“贺海波论文事件”发生后,浙大把此事作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反面教材,从今年3月中旬起,在全校开展为期半年的学术道德建设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编印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资料,在校内媒体上开设“学术道德建设大家谈”专栏,努力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践踏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学术氛围。

  今年是浙大的人才战略年,学校决定把人才引进工作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提升学校的求是学风。在理念上,努力做求是精神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在行为上,坚决抵制一切学术造假和不端行为;在制度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严格的学术监督体制和约束机制,构建防范处置学术失范和不端行为的工作体系,对学术不端行为要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据了解,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还专门设置了调查委员会,负责对学术失范问题举报的调查与处理工作。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三部门联手 专治这些人!


央视新闻 2017-10-16 10:21:00

打击电商刷单 构筑社会诚信该由谁考虑


中国经济网 2016-06-02 15:18: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