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若诚信不兴则征信太难

来源:成都商报 2009-10-20 11:54:30

上周坊间的焦点话题是诚信。此话题被突然推至舆论热议的“周排行榜”,事出有因。 激活该话题的正面消息是国务院法制办全文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社会各界意见。激愤该话题的负面消息则不少,譬如:

    上周坊间的焦点话题是诚信。此话题被突然推至舆论热议的“周排行榜”,事出有因。

    激活该话题的正面消息是国务院法制办全文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社会各界意见。激愤该话题的负面消息则不少,譬如:

    央视焦点访谈前主持人方宏进因合同欺诈被刑拘,在退还120万元款项后获取保候审。

    上海闵行区一被“钓鱼式执法“又曝续闻,这次被查的所谓“黑车主”竟自残以示清白。事闹大了,舆论哗然。可浦东新区交通执法部门领导却信誓旦旦,一口咬定其属下“按章办事,没有违法”,硬生生地把上海市政府给逼了出来……

    再就是,舆论对发生于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晚间的3.59亿“大彩”的“不信任案”,在上周继续发酵,但任凭舆论吵翻天,有关机构就是不接招。

    上周,本人也连续遭遇不诚信骚扰。一些莫名其妙的手机广告短信令人苦不堪言。

    炒股票,老股民通常计较消息面,利好与利坏常可实现“对冲”。关乎诚信或更广义的诚信建设,利好与利坏在现阶段却很难“对冲”。古时候,衙门不讲诚信,社会很难讲诚信。新社会,公职人员若不讲诚信,又如何要求民间普遍讲诚信。

    毛泽东在世时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套用现今的表述,官员是公权力的化身,也是约束民间行事诚实规矩的标杆。现实的残酷和可悲在于,一些官员本人及所在公权机构不诚信、不规矩、不争气之普遍,倒被民间言行用于参照和效仿。还有,倘若前者时不时对后者行“骗”与“哄”之术,反过来又要求后者讲诚信,说服力又在哪里?国内较系统地倡导诚信建设已费时十来年,实际情形上下左右皆心知肚明。诚信属道德范畴,官德废则民德衰———此乃诚信在当下社会成为大问题之根本要害。

    回到拟定中的“征信管理条例”,其立规初衷无可厚非。现在办事情,动辄需要提供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家庭信息、手机邮箱信息之类,这类信息往往被银行等服务机构打包“卖”给某些机构用于牟利或干脆用于制造骗术,轻者使个人或家庭不胜其扰,重者令受害人利益受损甚至倾家荡产。然而,就说银行吧,借本次“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甚至欲把水电煤气缴纳信息都纳入征信范围之内———可笑的是,光凭滥发信用卡一条,诸银行就难避金融风险的最大制造者之嫌。那么,银行的不诚信是否归拟定中的征信条例进行约束,其约束主体又是谁呢?至少,通读征求意见稿全文,我没能读明白。

    综合以上大实话,目前制定一部针对全民的征信条例似乎多少有点儿奢侈。而眼下,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官员和公权机构的征信条例,倒显然更为迫切。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租房市场的“信用”之战


新北京楼市周刊 2017-11-01 21:07:00

乳企无视黑名单考验的是谁的信任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6-03-03 07:40:32

逃票,“逃走”的是个人诚信


网络 2014-11-04 16:45:50

别让“认钱”摧毁认证信誉


网络 2014-06-17 17:54:25

信用体系建设要过好“共享关”


网络 2014-05-09 22:14:3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