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不能银行单方说了算

来源:中财网 2009-10-16 16:33:45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将有望告别无法可依的现状,即日起至11月1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首度提及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将保存5年,个人犯罪记录将保存7年。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将有望告别无法可依的现状,即日起至11月1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首度提及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将保存5年,个人犯罪记录将保存7年。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首度提及"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据银行人士表示,这一规定,跟国际惯例差不多,也比较切合实际。既然信用报告上升到如此重要地位,那则需要防止出现负面效应。

  这样的担忧不是凭空而来。信用报告不是不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确保信用报告本身有信用。关键是,信用报告不能只是银行说了算。

  说到底,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当双方有矛盾时,有时是储户的责任,但有时也是银行之间的责任。如果仅仅由银行一方面说了算,那么银行则有可能挟信用以令储户,逼迫储户为一些不平等条款埋单。还有一

  种情况,一些责任看似应由储户担承,但在这其中,银行也有未到之处,也有未尽之责任。如未履行告知提醒的责任,如果因为这样而降低储户的信用记录,这无论如何不能视作公正。

  所以,在这个系统中,"银行信用"也应该被平等地计入。如果说这一点还在"操作性"等等方面存在"暂缓"的必要,那么在双方存在利益纠葛的情境下,我们就应该首先确保信用报告不为某个行业某个部门所用,务必保证储户不被信用报告所误伤。口头的保证没有意义,一个顺理成章的建议是,正式出台的征信管理条例应该明确,如果给储户记上信用污点的话,那么银行应该事先通知储户,听取储户解释。如果双方不能取得互信,那则应该寻求第三方介入。如此,方为公正之道。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体系建设要过好“共享关”


网络 2014-05-09 22:14:33

国内首台个人信用查询机亮相


网络 2014-02-17 13:47:0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