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电信用户缴费信息、居民水电煤气等缴费信息,都在逐步地被纳入到征信信息当中。(2009年10月15日《环球时报》) 其实,早在两年前,央行就与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同意将电信用户缴费信息纳入
近日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电信用户缴费信息、居民水电煤气等缴费信息,都在逐步地被纳入到征信信息当中。(2009年10月15日《环球时报》)
其实,早在两年前,央行就与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同意将电信用户缴费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手机欠费记录将作为不良信息,纳入到银行的个人信用档案。如今,水电煤气等这些垄断行业也来凑这个热闹,准备大挥个人诚信“大棒”整治那些“不听话”的客户。诚然,建立个人征信系统是一个大势所趋的方向,其发展和完善都将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以中国目前之国情,电信、水电煤气等行业本身的诚信都时常遭受质疑,遭到投诉的案例数不胜数,却有什么资格单方面苛求公民遵守诚信?
现实生活中敢恶意欠费的消费者并不多,并且多数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商家服务未尽如人意,“霸王条款”屡禁不止,垄断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等。倒是电信、供水、供电、银行等机构想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想让谁欠费就让谁欠费等现象经常出现。那么请问,若是电信、供水、供电、银行等机构乱计费、乱收费或者由于其它自身原因导致客户遭受了损失,又有谁来拷问他们的信用,保护消费者利益。眼下,打破垄断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部门出台的政策应该顺乎民意,有利于提高这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而不是以促诚信为名,行护垄断之实。
其实,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最大原因并不是公民个人诚信缺失,而首先是某些权力部门、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的信用严重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公民个人遵循社会诚信,理想的社会信用体系无疑是乌托邦。更重要的是,在诚信面前因为公众缺失话语权,如果个人诚信成为一些不良企业“施威”的工具,公众很有可能将遭到新一轮的盘剥。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