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武汉晚报》10月15日报道,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水电气缴费将进入信用记录。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的信息主要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
据《武汉晚报》10月15日报道,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水电气缴费将进入信用记录。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的信息主要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央行透露,今后个人水、电、气缴费,以及欠税等情况都将纳入信用记录。
个人信用报告,有“第二张身份证”之称。人无信则不立,尤其在当下的语境中,信用往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至有人感叹,人类最大的危机将是信用的危机。探诸发达国家,对个人信用无比重视,信用简直成了人们安身立命的生命线。作为信用制度建设的后发国家,我国进行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水电气缴费情况纳入信用记录,某种程度上无可厚非。但仔细审视一番,不难发现,个人水、电、气缴费,以及欠税等情况将纳入信用记录,隐然藏匿着三处制度陷阱。
首先,这一决定有无经过足够的民意发酵?信用记录一旦出现污点,公民必将陷入时时碰壁的窘迫状态。什么该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什么不能纳入个人信用记录,需要经过公开讨论。职能部门能否在公众的参与下,共同建立一个门槛、一种标准、一种准入制?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无法捍卫法律法规的权威,也无法让公众心平气和地接受。
其次,水、电、气等相关企业,能否摈弃手电筒思维?能不能改变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霸道思维。有专家指出,由于定价机制不合理,我国水、电、气等公共产品的价格上调,有时会出现“政府定价,企业赚钱,百姓埋单”的怪现象。此外还需提及的是,一些地方说停电就停电,抑或擅自断气,有时也出现“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的情况。可以说,正是因为个别水企、电企和气企不讲信用在先,才导致了不少居民缴费迟疑、不及时的情况发生。
最后,《征信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能否像惩治失信公民一样惩治失信企业、失信官员?对那些该供水未供水、虽供水却水质不佳的企业,该如何处置?
一言以蔽之,《征信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的出发点虽然寄寓着积极的善意,但在制度设计和现实操作中,“一不小心”还是隐藏着诸多陷阱。在一定时候,这些陷阱将使公共利益受到侵损,如果相关部门不审慎对待“水电气缴费将入信用记录”,不能兼顾双方利益,在公开博弈中把握平衡,公众或将产生被剥夺感。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