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痛陈学界不端 呼吁建立诚信档案 本报讯 “中国的科技界目前存在诸多的道德、学风和管理制度上的问题。”在昨天举行的2009年第十二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式上,著名应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
院士痛陈学界不端 呼吁建立诚信档案
本报讯 “中国的科技界目前存在诸多的道德、学风和管理制度上的问题。”在昨天举行的2009年第十二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式上,著名应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作了题为《科技繁荣与科学道德》的报告,总结了目前科技界存在的13类违反科学道德的不端行为,并开出了根治的“良方”。
杜祥琬院士指出,13种不道德行为包括论文及著作的造假和抄袭,争项目争经费,评审成果搞“友情评审”,伪造学历,报奖搞包装等。
对于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杜祥琬院士总结为六大原因:忽视思想道德教育;自律意识薄弱,在利益的驱动下利欲熏心,很多人不能专门做研究;不科学的评价体系、管理办法催生不端行为;社会上的腐败影响严重;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和应有的惩戒;缺乏相应的法制建设。
“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说‘一服药方’: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法制相结合的科技诚信工作体系。我想最根本的是教育,最深刻的是制度。”杜祥琬院士表示,中国的教育需要告别浮躁、回归宁静,回归育人治学的理念,要远离官本位、行政化和急功近利。科技界已经建立的诚信机构需进一步完善,建立客观和超脱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机构。同时,在科技界建立对单位和个人的科技诚信档案,作为其承担项目、授奖和评聘职称的依据之一,院士要首先建立诚信档案。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