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如何应对银行业信用风险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2009-10-10 16:42:58

银行经营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是债务人违约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传统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按期还本付息而给贷款人造成的损

    银行经营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是债务人违约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传统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按期还本付息而给贷款人造成的损失。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贷款违约风险,也包括借款人违约可行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一、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危害及成因

    (一)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危害

    银行的信用风险是银行最具威胁力的风险。银行容易出现信用风险是与其经营产品的特点密切联系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信用关系的一方无法兑现。银行信用风险引发的不良资产表面上是企业对银行的失信,实质上是对银行的出资人、所有者和广大金融消费者的损害。

    (二)银行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1.缺乏诚信的社会环境。就企业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必然趋势。由于体制不完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时,国有资产随意处置,银行债务被大量逃废,改制后的企业,有的虽然承认改制前的银行债务,但没有还款意愿。不佳的信用环境,是构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

    2.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力。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热点切换快、产业结构变动剧烈的新形势下,部分银行信贷资金未能遵从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盲目跟风严重,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与投入,加剧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

    3.银行营销理念偏差导致贷款“垒大户”。审慎经营和风险控制优先始终是银行业信贷管理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但是,我国银行业管理手段高度行政化,导致各银行信贷政策导向和营销理念趋同,稳健经营理念不能贯彻始终。

    4.对企业集团客户风险认识不足。大多数银行对集团性客户的认识存在误区。对集团性客户的经营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关联交易风险认识不足,把集团性客户简单等同于优良客户。放款把关不严,非理性盲目跟进。

    5.风险识别和管理技术手段落后。银行业的风险识别和管理技术手段落后,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和防控企业存在的早期预警风险。

    二、防范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对策

    (一)政府应积极倡导构建诚信社会环境。从信用结构来看,政府信用始终是最大的信用,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其次是约束作用,就是牵头制定信用管理法律法规,规范信用秩序,创造一个宽松和公平的环境,使各市场主体自觉按照市场的规则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第三是服务作用。确定信用征信业的主管部门,为专业化的信用从业机构提供信用评估基础数据和便利,降低信用评估成本。

    (二)深入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势,及时调整信贷结构,坚持有保有压和扶优限劣的信贷政策,精心选择、统筹兼顾,把贷款增速控制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水平,积极打造“绿色信贷”,防范信贷风险。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银行业应转变营销理念,彻底摒弃“大则优”的错误思想。要加强信贷组合管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实行多元化的信贷策略。在信贷客户的选择上,在严格对大企业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加强对关联企业的风险控制。要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要求,构建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机制,确保对集团客户信息进行追踪、收集、授信额度控制、授信管理和风险监测预警的有效性。

    (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结合辖内市场环境,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风险管理环节,构建全过程风险管理网络体系,为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德维尔潘:信用评级体系存在政治偏见


新浪财经 2014-04-11 12:23:00

中国红十字会


网络 2013-09-22 23:5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