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是统计的生命线。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繁重任务,四川省委提出统筹推进科学发展、科学重建思路,及时落实扩内需、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等政策措施,全省经济运行出现止滑回升
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是统计的生命线。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繁重任务,四川省委提出统筹推进科学发展、科学重建思路,及时落实扩内需、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等政策措施,全省经济运行出现止滑回升的良好态势。目前,面对经济运行仍然面临的较多矛盾和问题,如何促进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构建诚信统计,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运行情况,为省委及时、有效作出决策,切实推进“两个加快”进程,尤为重要。
8月10日至20日,省人大常委会统计法执法检查组在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甘道明,副主任杨志文、王宇坤的带领下,兵分三路赴成都、德阳、绵阳、自贡、资阳五市州进行重点检查,将监督的长镜头对准各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的情况,聚焦在四个方面:灾后恢复重建的统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财政资金使用进度、效果的统计;建设和发展产业园区的统计;改善民生特别是节能减排方面的统计。
摸实情 统计发挥重要作用
统计执法检查作为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今年3月始,前期工作便有序展开。
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召开座谈会、省内外实地调研、征求省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市县建议……在此过程中,全省统计部门严格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较好发挥统计在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中重要作用的画面逐渐清晰。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政府迅速建立灾情统计制度,构建重大自然灾害统计应急机制,启动统计快速调查,形成有关地震灾害影响的分析报告,为科学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和制定灾后重建政策提供了有力参考。全省统计部门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队伍建设,带动了统计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8月7日,执法检查动员大会在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动员会上,甘道明副主任指出,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是服务省委决策和落实“两个加快”的重要举措;是满足社会公众的普遍要求、维护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重要保证;是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他强调,检查中既要听取汇报,又要实地检查;既要查阅资料,又要走访当地群众;既要检查统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又要看运用统计数据的有效性;既要总结已有的统计工作经验,又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统计工作思路。“目的是把情况摸清,问题查实!”
听经验 推进数据“实话实说”
“你们街道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多少?”、“统计人员怎样采取措施确保数据质量?平时进行培训么?” ……8月17日,执法检查组来到成都,在成华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甘道明副主任仔细询问工作人员相关情况,并对街道统计员提出要求,希望严格把好基层数据质量关。“建立完善统计诚信体系,是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的重要之策。”甘道明在检查中强调,构建诚信统计,就是要提高统计人员、社会公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律意识,增强调查对象依法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数据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统计的真实性。
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推进统计数据“实话实说”,各地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检查组成员对成都市高度重视统计数据审核评估的做法饶有兴致:该市建立了每月对GDP总量进行区市县联审制度,还和部门一起对当月的趋势性指标进行评估,同时选择100户工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建立第三方数据评估。“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迅速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和日常统计监测机制等,以较高的统计质量为灾后恢复重建服务。
德阳、绵阳市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都加强了统计监测,并努力确保其真实准确。德阳市建立了灾后能源环境统计监测等制度并严格实施;绵阳市开展了《灾后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研究》等一系列专项调查,为市委、市政府指导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资阳市推进统计联网工作,全市175个乡镇(街道)统计用计算机实现了与县(市、区)统计信息网的连接,实现了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自贡市以构建“大统计”为重点,实施三大改革:他们在全国率先明确赋予部门全行业统计的职能,建立满足普查和常规统计报表需要的统计资料规范化长效机制,采取“服务外包”形式建设好统计信息平台。
开药方 力促数据“取信于民”
10天时间,进乡镇、探企业,问农户、听汇报,一路行来,检查组依法履行着人大常委会的神圣职权。检查组发现,一些地方统计工作还存在这样的薄弱环节:
“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台账”是规范统计基础工作的基本标准,也是保证统计数据源头质量的基本要求。但目前我省个别县(区)没有单设统计机构,大部分乡镇(街道)没有统计机构和专职人员;部分单位没有健全的统计台账和统计制度;基层统计机构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统计工作经费缺乏;个别地方还存在统计数据管理不够规范,有的未经法定程序审定便向社会公开发布等等。
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检查组开出“药方”,促进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从而取信于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认识上要有提升,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要服务大局,为推动“两个加快”、实现“三保”提供智力支持,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要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公众的普遍要求,维护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做好做实基础工作,建立统计资料审签制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是统计的宗旨。要重点抓好部门、单位统计规章制度的建设,同时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及时报送统计数据、分析使用数据,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强化统计人员责任,加大统计工作执法力度。统计人员要严格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一致性负责,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干预统计数据和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要承担法律责任。统计部门既要规范执法、善于执法,又要敢于执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对虚报、瞒报、拒报及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案件要依法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