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外企的张小姐向银行申请房贷时,得知自己上了央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由于经常出差外地,留下了几次还款逾期的记录。经过努力,最终有一家银行受理了张小姐的贷款申请,但工作人员告诉她,信用不良记录将
北京一家外企的张小姐向银行申请房贷时,得知自己上了央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由于经常出差外地,留下了几次还款逾期的记录。经过努力,最终有一家银行受理了张小姐的贷款申请,但工作人员告诉她,信用不良记录将会一直存在下去,对此,张小姐非常担心。
对于个人信用记录的时效问题,各大银行目前都没有明确规定。央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历史到底保存多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做法,我国也正在积极地研究这个事,包括现在正在制定的一部征信管理条例也对此做了规定……不同银行对个人信用记录审批的尺度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和还款情况也会出现变化,银行并不会一成不变地关注消费者早期的不良信用记录。”
推荐阅读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发布 广发银行卷入借款纠纷
卡遭克隆36万余元飞了 银行门口拴了13头牛(图) 银行推6.4折利率房贷 银行业务员“出卖”客户资料 ATM机取现手续费解密 银行高管连偷3辆雅阁车 上了“黑名单”不仅不光彩,而且可能影响以后的贷款。像张小姐那样希望将来“抹掉”不良信用记录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但我还是认为,这样的要求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强行把不良记录删去,那么征信历史就是不忠实、不客观、不完整的;也不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记录的对象。
主张在长期诚信之后抹掉不良记录,无非是担心污点会影响评价的公正性,但这个问题并不是非删除不良记录就不能解决———如果评价人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那么误导就完全可以避免。“一次行窃,终身是贼”是不公正的,“偶尔爽约,永远无信”也是要不得的。因此,银行或其他评价人在面对信用记录中的污点时,应该全面地予以评价,不能无视污点的存在,更不能因为“黑子”的存在就否认太阳的光辉。
记录是“死”的,评价是“活”的。人的一生都难免犯点错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污点,而不是试图把它抹掉。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