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抹掉信用污点并不利于信用建立

来源:成都商报 2009-09-22 10:32:05

北京一家外企的张小姐向银行申请房贷时,得知自己上了央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由于经常出差外地,留下了几次还款逾期的记录。经过努力,最终有一家银行受理了张小姐的贷款申请,但工作人员告诉她,信用不良记录将

  北京一家外企的张小姐向银行申请房贷时,得知自己上了央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由于经常出差外地,留下了几次还款逾期的记录。经过努力,最终有一家银行受理了张小姐的贷款申请,但工作人员告诉她,信用不良记录将会一直存在下去,对此,张小姐非常担心。

  对于个人信用记录的时效问题,各大银行目前都没有明确规定。央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历史到底保存多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做法,我国也正在积极地研究这个事,包括现在正在制定的一部征信管理条例也对此做了规定……不同银行对个人信用记录审批的尺度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和还款情况也会出现变化,银行并不会一成不变地关注消费者早期的不良信用记录。”

推荐阅读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发布 广发银行卷入借款纠纷
卡遭克隆36万余元飞了 银行门口拴了13头牛(图) 银行推6.4折利率房贷 银行业务员“出卖”客户资料 ATM机取现手续费解密 银行高管连偷3辆雅阁车   上了“黑名单”不仅不光彩,而且可能影响以后的贷款。像张小姐那样希望将来“抹掉”不良信用记录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但我还是认为,这样的要求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强行把不良记录删去,那么征信历史就是不忠实、不客观、不完整的;也不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记录的对象。

  主张在长期诚信之后抹掉不良记录,无非是担心污点会影响评价的公正性,但这个问题并不是非删除不良记录就不能解决———如果评价人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那么误导就完全可以避免。“一次行窃,终身是贼”是不公正的,“偶尔爽约,永远无信”也是要不得的。因此,银行或其他评价人在面对信用记录中的污点时,应该全面地予以评价,不能无视污点的存在,更不能因为“黑子”的存在就否认太阳的光辉。

  记录是“死”的,评价是“活”的。人的一生都难免犯点错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污点,而不是试图把它抹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网络直播管理规定出台 将建信用等级体系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2016-11-07 18:24:48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蓝图》发布


中新网 2016-09-28 08:06:56

刷分秘籍能涨芝麻信用分?


网络 2015-07-29 10:09:43

拒缴公积金 企业被列“黑名单”


网络 2014-03-13 23:55:44

诚信社会就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网络 2014-01-18 20:36:3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