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证券市场发生了一件颇有争议的事情。在交易所上市的创新封闭式基金“建信优势”(150003)一度面临“封转开”,有朋友买入试图博取差价收益,但最终却因为某种原因搁浅,“建信
“套利”转瞬变“套牢”,自然心情郁闷,笔者在宽慰朋友的同时,也仔细研究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个基金的创新之处在于“救生艇”条款,即基金的折价率连续60个交易日超过15%就触发“救生艇”,基金公司将召开持有人会议,决定基金是否转为开放式基金。一旦转为开放式基金,基金持有人将不必在交易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卖出,而可按照基金净值向基金公司赎回,其中的套利空间在17%左右。
从6月26日至9月15日,该基金已连续58个交易日折价率高于15%,但在9月16日基金折价率却变为14.99%,上述条款因此失效,要等待下一次“60个交易日”。
折价率的计算取决于基金净值和价格,价格取决于市场,而净值由基金公司提供。建信基金9月16日的净值是0.847元,如果单位净值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那么0.847元有可能是0.8465-0.8474元中的任何一个,以当天收盘价计算,如果基金的净值高于0.84706元,折价率就会超过15%。笔者注意到基金净值披露的惯例都是精确到小数点后第4位,该基金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也是按照这个惯例披露的。0.847元后面的尾数到底是什么,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关系到套利能否成功的重大问题,但基金公司却对此缄默不语。
“封转开”后基金规模可能会因为持有人赎回而缩小,这会影响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但也可能因为新的投资者申购而扩大规模。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基金公司更多地考虑了自身的利益。理论上说,“救生艇”条款是为了保护持有人利益,不让基金价格偏离净值15%太多。事实上6月4日之前建信优势也曾经连续52个交易日折价率超过15%,在价格低于净值15%已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保护持有人的利益?笔者认为召开持有人会议,把基金是否“封转开”的权利交由持有人表决,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策略。
很多时候,诚信要远比眼前利益重要。笔者又联想到即将开闸的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诚信,也将成为市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