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惩罚” 2008年下半年开始,王蓉同大多数购房者一样,选择了观望,等待“抄底”楼市。但是,直到2009年春节后,沈阳房地产市场始终没有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一样,出现房
等待的“惩罚”
2008年下半年开始,王蓉同大多数购房者一样,选择了观望,等待“抄底”楼市。但是,直到2009年春节后,沈阳房地产市场始终没有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一样,出现房价大跌的情况。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萎缩,开发商也开始打折促销,但房价仍旧坚挺。
在王蓉看来,开发商的打折促销等同于房价下跌,所以她选择了继续观望。今年春季房交会后,部分楼盘开始试探性涨价,随后市场逐步回暖,“小阳春”的说法开始满天飞。王蓉开始犹豫,自己是否应该立即入市?与此同时,沈阳楼市由“小阳春”迅速“变脸”,成了“艳阳天”。
数据显示,6、7、8三个月沈阳房地产市场不仅销售量大增,房价涨幅更是连创新高。
8月下旬,沈阳市房地产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沈阳商品住宅销售量增幅达71.46%,7月份增幅达53.34%,连创历史最高销售纪录。而在价格上,据沈阳市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范翰章介绍,6、7两个月商品住宅均价涨幅均突破了12% 。
短短几天后,又有“重磅炸弹”落地:9月3日,沈阳市房产局信息中心发布了今年1-8月楼市的运行情况。1-8月,沈阳商品房累计合同备案面积达到830.97万平方米,商品住宅合同备案面积达711.18万平方米,共有79003套商品住宅被售出。这些数字也刷新了沈阳房地产市场多年来的商品房销量纪录。
更令人关注的仍是房价,8月,沈阳市商品房合同备案均价为4271.6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1.94%,环比增长6.45%。此外,在沈阳市房地产研究所发布的数据中,县域房地产的增幅尤为“凶猛”:6月,全市商品住宅价格市内五城区涨幅为13%;于洪、沈北、浑南等近郊涨幅为14.36%;而新民、辽中这样的区县涨幅则为惊人的43.71%!
连续三个月,房价均超过10%的涨幅,这在历年沈阳房地产市场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沈阳房价涨幅一直在5%左右波动,我们应该对房价上涨高度重视,”范翰章说。
“变化太突然了,难道这是楼市给购房者的等待的惩罚?”王蓉说。楼市的报复性反弹——或许这是比较专业的形容。而开发商显然对房价的上涨更为敏感,多位开发商老总均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只能说我们也很意外。”某品牌企业营销负责人说。
那么,沈阳房价到底为何涨势如此凶猛?
压抑后的爆发
面对房价三个月内的涨势,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主要是去年到今年年初这段楼市低谷时期,被压抑的刚性需求在短时间内爆发了出来。
“除了刚性需求的购房群体外,目前改善性需求的购房群体也加入到了买房大军中,”澜海地产顾问公司总经理李昂分析说,“为了抵御通胀,部分投资者选择了房产投资,因而楼市的销售十分火爆,房价借势上涨。”
对开发商来说,今年上半年其资金链显然已经不再紧张。部分“不差钱”的开发商在4、5月的试探性涨价后,发现市场反应良好,因而从6月开始大张旗鼓涨价,进而带动区域内各家楼盘集体涨价。“去年下半年大家都没有涨价。现在市场销售情况好了,开发商随行就市涨价很正常”,某本土开发企业老总对记者说,“这也算是补涨。”
为什么成功的投资者更青睐市中心的楼盘?除了升值更快,也因为中心区域的房子更抗跌。而当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时,最先回暖的就是市中心的房子。李昂分析认为,市中心的房子往往价位较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房价,让房价涨幅更大。
同时,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像万科、金地、保利、华润这样的品牌开发商均有产品面市,部分产品定位较为高端,如别墅、豪宅、大户型等等,它们的入市无疑也拉高了房价。
如此涨势,让专家发出呼吁:开发商要谨慎涨价。“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因价格涨幅过快,7、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已急剧下滑。前车之鉴,应该引起开发商重视。”范翰章说。
而购房者盲目追涨显然更不明智。“去年下半年被压抑的购房需求释放后,房价涨幅应该不会这样大了,”李昂分析,“国家虽然没有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但政策微调一直没有停止。沈阳楼市一直很健康,不会出现暴涨暴跌。所以,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应该谨慎行动。”
但是,业内对沈阳房价的走势仍然是“涨”声一片。“沈阳房价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波峰,因此还有上涨空间,我认为至少还得2-3年,房价才有可能达到波峰。” 沈阳精博堂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克新说。
“涨幅不会像6~8月这么大,否则政府一定会出台政策调控,以平抑房价”,李昂分析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