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稳定外需,即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下遏制出口贸易下滑局面的对策。在会议确定的六大对策中,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提高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率被置于各项对策之首。这在我国对外经贸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为什么一
为什么一项保险业务会得到国家如此高度的重视?这要从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和出口信用保险的独特功能说起。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怕风险大有单不敢接”成为出口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中一大突出问题,而出口信用保险“分担出口风险、保障收汇安全”的功能能够很好地帮助出口企业解决这个大难题。
分担出口风险、保障收汇安全是出口信用保险的最基本功能。国际市场的的风险本来就远大于国内市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又使国际市场的风险显著放大,无论是国外客户的支付能力还是支付意愿都较过去明显降低,一些信誉卓著的老客户、大客户也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出现了支付危机。更应看到,金融危机不但影响到微观层面(即企业)的支付能力,而且还在某些国家扩大到宏观层面,引发了部分国家的国家风险的加大(如实施外汇管制等)。过去,很多出口企业依靠信用证来回避国外买方的风险,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信用证本身的信用也成了问题,因为金融危机第一波冲击的正是金融机构,国外银行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也因此受到明显的影响,既然银行的信誉出现了危机,信用证的防范支付风险能力就大打折扣。更何况,国家风险根本就不在信用证的保障范围之内。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信用证力所不逮的境况下,出口信用保险无可替代的作用得以凸显。出口信用保险不但承担国外买方的拒付、拖欠、破产等带来的商业风险,还承担信用证条件下的银行破产等风险和国家行为引起的国家风险,这就大大提高了对出口企业的保障程度,为企业逆势搏击海外市场打开了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市场面前有单不敢接的问题,增强企业应对危机的勇气。
金融危机给众多的出口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大大促进了企业的风险意识的树立,也使许多出口企业认识和接触了出口信用保险,而出口信用保险也在关键时刻为出口企业回避和分散风险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国家的期望和信任,作为政策性机构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决心勇担责任,不辱使命,为国分忧,为企业解难,为遏制出口贸易下滑做出应有的贡献。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