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诚信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来源:平凉日报 2009-09-10 11:44:18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明确提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并要从青少年抓起。我国古代青少年的启蒙教育读本《三字经》就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明确提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并要从青少年抓起。我国古代青少年的启蒙教育读本《三字经》就提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司礼仪”;“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的事例,都在说明如何做人应该从少年开始,并告诫人们:“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现在流行一个非常鲜明口号:“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这些都在强调培养青少年的重要性。

  我国文学家陈之藩在其作品中写到:“许多许多的历史才能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能培养一点点文化。诚信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人的行为标准和道德修养、品德修养的标尺”。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诚信的美德正在退化,社会的良知在慢慢泯灭,尤其在青少年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对合肥市上千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以及千名经理以上企业管理者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和深入调研。从调查结果来看,在个人诚信行为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诚信出现负增长;小学生诚信优于初中生,初中生优于高中生。从对合肥市千名企业高层管理者调查结果看,7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太真实。未成年人犯罪也越来越严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调查资料表明:全国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的70%以上。其中15.6岁案件又占青少年案件的70%,13岁以下犯罪明显增加。新华社著名记者乔云华通过深入到全国十多个省(区)对120名犯罪少年犯罪情况调查发现:这些人犯罪年龄越来越小,犯罪性质越来越严重,可以说他们对犯罪毫不在乎,毫无悔意,对法律也毫无敬畏心理。其实,少年犯中有不少头脑聪明的孩子,只是学校给了他们知识,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诚信为人、交友。河北有一个被打掉的一个犯罪团伙40人中,18人就是14岁以下的少年,有的还是正在上学的学生。这个团伙5年时间,抢劫400多次,抢劫财物达70多万元,而且还致1人死亡。公安机关将他们抓获后令人吃惊的是他们表现得很无所谓。乔云华讲,他看到这些事十分痛苦,经常彻夜难眠,有时悲从中来,禁不住放声大哭。他呼吁:“青少年犯罪如果还不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像美国被卷入的青少年犯罪浪潮,英国青少年犯罪似瘟疫般从城市向郊区蔓延的现象就可能在我国上演,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全国政协常委,原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在谈到诚信问题时说:“祸莫过于无信,现在社会信任危机加剧,‘老实人吃亏思想抬头’也让市场机制和规则遭受了重创,现在必须花大力气应对诚信危机了。”应该说,青少年出现诚信负增长,家庭和学校教育失范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说到底关键还是整个社会诚信公平的大环境出了问题,失信行为不仅不能受到惩处,反而可能牟利。

  诚信从孩子开始培养,榜样却是成人,特别是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掌握话语权的人们等,他们首先应该树立诚信。为了这一代的幸福,也为了下一代健康,让我们呼唤诚信,营造诚信,固定诚信,保护诚信,万不能让诚信再流失了。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现在的信用意识将决定我们明天的社会。

  为此,我认为,对青少年诚信教育必须从长远着眼,细处着手:

  第一要加强青少年家庭教育。现在,我国的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教育现象十公严重,忽视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忽视对青少年诚信观、事业心、责任感、义务感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家庭是承担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第一环节。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在家庭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树立以诚信为荣、虚伪为耻的诚信荣辱观。父母的良好的言谈举止以及对诚信的坚守对青少年的诚信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父母违反诚信公德行为,都会给子女以负面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做人。因此,要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行,作为家长的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二要加强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中,学校承担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诚信教育。因此,学校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学校诚信教育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和领导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和领导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诚信观对于中小学生以及年龄偏小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在这里,学校的教师便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来做教育方式上的调整,让他们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诚信的含义。比如,对拾金不昧者表扬,有些小学用童谣的形式,把诚信观与“八荣八耻”以及课本知识相结合,坚持经常寓教于乐,这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

  第三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方式。青少年的人生起点在家庭,知识基础在学校,健康成长在社会,家庭的作用只是一方面。要培养真正的“四有人才”,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力量,帮助青少年树立牢固的诚信观,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租房市场的“信用”之战


新北京楼市周刊 2017-11-01 21:07:00

“诚信”难题拷问商事改革


网络 2015-05-04 08:48:08

2014年,谁上了银行黑名单?


网络 2014-05-15 21:59:13

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自己上网搞定


网络 2014-04-03 10: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